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人文主义思潮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偏向——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14 11:08

  本文关键词:人文主义思潮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偏向——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为例 出处:《大舞台》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技术代码


【摘要】:人文主义思潮与文艺复兴运动一先一后开始,几乎同时发展并影响深远。史学界对这两个事件争论不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两者的目的与手法相同,即"以人权反神权"。本文不采用以往决定论式的研究逻辑,而是从考察西方文明的各种可能性诉求入手,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偏向于人性要素进行因果解释。借用美国哲学家安德鲁.芬博格的"技术代码"概念,探究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交集于人性的艺术特征,从新的角度再一次证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偏向于人性的一般性结论。
[Abstract]:Humanism and Renaissance one after the start, almost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Historians in the two events debate, the only certainty is the same purpose and practices, namely "human rights against the former theocracy." determinism study logic, but starting from the various possibilities of appeal investigation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the Renaissance art in favor of human factors are causal explanation. By American philosopher Andrew Fineberg. "Technical code" concept, the art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ism and Renaissanc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humanity, from a new perspective once again proved that the general conclusion of Renaissance art in favor of humanity.

【作者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
【分类号】:J110.9
【正文快照】: 文艺复兴是欧洲从中世纪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过渡,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命题。文艺复兴何时开始,为什么开始,有什么影响是争论最多的三个命题,尤其是有什么影响,早已超越史学界的研究课题,因为文艺复兴的影响遍及当时及其以后欧洲的各个方面。目前有一点可以肯定,文艺复兴与人文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洁;;西方文艺复兴绘画艺术中的人文精神[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剑;;技术化生存的人性危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廖金英;谢太平;;传播技术的隐忧:以手机媒体为分析对象——从2009年“3·15”晚会说起[J];今传媒;2009年07期

3 李察;;对“反面乌托邦”科技预警小说《羚羊与秧鸡》的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4 苏靖雨;;技术安全问题的哲学审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8期

5 童谨;;论现代技术的危险和人的历史责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何林军;;略析技术的力量与诸种技术理论[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周灿华;;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传播;2012年03期

8 于春玲;;论马克思对西方哲学技术价值困境的超越——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刘光斌;;技术合理性的社会批判: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到芬伯格[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宋宪萍;;后危机时代欠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实现途径[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智笑;;STS—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2 陈凡;李泽清;;论技术教育的三重特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陈多闻;陈凡;;技术使用的STS反思[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多闻;陈凡;;技术使用的哲学初探[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程海东;陈多闻;;技术使用的本质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叶晓璐;;从意识形态批判到技术批判理论——马尔库塞和芬伯格技术理论的比较[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8 田鹏颖;;社会工程——现代社会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麦佶妍;;技术政治学视野中的网络民主问题研究[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凡;李泽清;;论技术教育的三重特性[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郭荣茂;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3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管锦绣;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卫才胜;技术的政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梁海;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技术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宁;德意志造型美学中的古典意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陈多闻;技术使用的哲学探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李泽清;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性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10 赵辉;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民生科技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峰;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赵东梅;马尔库塞的“单面社会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宗学;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谢勇军;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梁克旭;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李永刚;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技术结合的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梦;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绘画对欧洲现代服装的影响[D];东华大学;2009年

10 王炜;海德格尔的技术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旭光;;我们到底需要一场什么样的文艺复兴——与刘军宁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2007年07期

2 罗春林;;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艺术的人文主义特征[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5期

3 杨烨;;解读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J];作家;2011年14期

4 郭西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教育[J];美术观察;1997年06期

5 张敢;;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赞助[J];装饰;2011年09期

6 叶伯泉;;文艺复兴时期有关美学思想产生的述评[J];绥化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7 唐小云;跨越时空的人文精神——鲁迅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9期

8 秦勇;周泉根;;从狂欢文化看躯体的民间意味[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刘耀春;刘君;;西方艺术史谱系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J];博览群书;2008年02期

10 郑荣雪;;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油画艺术——地域文化对艺术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佴荣本;;文学史的文本与人本[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黄中模;;从“镜子”论看达·芬奇与金圣叹的美学思想[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3 张昌宋;;论英美诗歌中的修辞现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从匠人到艺术家[N];解放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屈建军;视觉盛宴 精神饕餮[N];中国档案报;2006年

3 杜然;文艺复兴的记忆碎片[N];经济观察报;2006年

4 徐涟;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曹俊杰;意大利当代艺术 戏弄视觉?[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中西造型艺术之“同”[N];解放日报;2006年

7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燕群;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个例比较[N];莱芜日报;2007年

8 齐树峰;艺术的环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辛华;5000万美元油画名作被指赝品[N];经济参考报;2006年

10 元宝;谁使美国成为世界艺术中心[N];上海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武红;艺术家的形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军;再议摹仿与米梅西斯(mimesis)[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王战;西方造型艺术高峰的哲学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支宇;韦勒克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中国明代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熊凯;论基督教文化在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中的积极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威媛;论艺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D];天津美术学院;2007年

4 王淼;西方视觉艺术中的反常趣味及其表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玉彦;论西方人体艺术的审美理想演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海平;先进的地方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7 杨琳;艺术与赞助[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曹小娟;遥远的暗合[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梁丽君;扎克斯尔艺术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晴;瓦尔堡思想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423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23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9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