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介入、译者调节与译者克制——鲁迅小说莱尔、蓝诗玲、杨宪益三个英译本的文体学比较
本文关键词:译者介入、译者调节与译者克制——鲁迅小说莱尔、蓝诗玲、杨宪益三个英译本的文体学比较 出处:《外语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译者介入 译者调节 译者克制 鲁迅小说英译 文体学比较
【摘要】:在鲁迅小说的英译中,莱尔译本、蓝诗玲译本和杨宪益译本是影响最大的,但它们的风格迥异。本文选用《药》作为分析对象,在批评静态的"文体对等"基础上,基于文本内文体学批评和文本外译者翻译观描写相结合的模式,从语言形式、模拟现实、隐喻连贯三个层次比较三个译本的文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比较翻译家语言取向背后的翻译理念以及英语世界的读者反应。
[Abstract]: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u Xun's novels, Lyle, Lan Shi-ling and Yang Xianyi are the most influential versions, but their styles are quite different.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ic "stylistic equivalence" of criticism, this paper simulates the reality from the linguistic form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tylistic criticism of the text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or's concept of translation outside the text. 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of the stylistic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versions, the translation ideas behind the translator's linguistic orientation and the readers' reactions in the English world are compared.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迄今为止有18位中外学者将鲁迅小说翻译成英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或以书籍形式出版(杨坚定,孙鸿仁2010),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杨宪益、戴乃迭译本(YangYang 1960)、莱尔译本(Lyell1990)和蓝诗玲译本(Lovell 2009)这三个鲁迅小说全译本。杨氏译本受到汉学家马悦然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悦然;欧阳江河;;我的心在先秦[J];读书;2006年07期
2 杨坚定;孙鸿仁;;鲁迅小说英译版本综述[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4期
3 方开瑞;;叙述学和文体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邦友;谈译入语的可接受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鞠红;英汉低调陈述结构对比及其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张阳;龚昭;;论马建忠“善译”之等值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万莲;徐敏;张静;;关于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点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陈丹;关于我国法定成年年龄标准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谢媛媛;;功能对等在《荷塘月色》翻译中的适用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陈晓川;;试议白起之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乔春杰;;对奈达等效理论评价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杨晶晶;;惠特曼《草叶集》中“你”之意象与“我”的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陆刚;;等效理论张力下的翻译认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玲;黄瀊飞;;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情感渗透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郑惠瑛;;曲径通“幽”——幽默翻译的障碍及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罗彩珍;;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扬起自信的风帆[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6 严玮;;心理干预在消防抢险救援中的应用研究[A];2007年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集[C];2007年
7 蒋伟伟;;关于PSC说话项词汇、语法评判中若干难点的调查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传彪;;对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质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唐红新;;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的理论初探[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佑发;梁承谋;魏高峡;;意志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研究展望[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邵二辉;西南少数民族和谐人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云岭;现代医学情境下死亡的尊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廖济忠;梁漱溟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黄宝香;基于VRGIS的城市噪声三维分析模型及可视化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曾海清;现代汉语同语式全方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庞世俊;职业教育视域中的职业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方宏建;大学生人格培育的机理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飞;体育英语英汉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朱丽娟;拓展训练在上海市高校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彩霞;情绪对六年级小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影响及促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冰;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技术水平发展动态与走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玉大;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政论文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宋宛蓉;关联理论框架下《红楼梦》隐喻翻译的效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韩丹丹;从注意环节的聚焦看信息接收与口译效果[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宋卫阳;从英译古诗看“目的论”之缺陷[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赵文曙;长株潭地区民歌歌词修辞与语言风格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潇;语域理论与电影片名互译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辜涛;;从文本选择看译者介入[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王福祥;徐庆利;;翻译过程研究补遗——以译者介入的动因为视角[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吴文安;字面义和隐含义的翻译——《红楼梦》英译,文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曹玉兰;试论翻译的非语言的必要条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吴文安;字面义和隐含义的翻译——《红楼梦》英译文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黄泽英;何春燕;;从接受理论视角审视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介入[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魏瑾;汪小英;;译者介入与《红楼梦》人物形象变异[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文珊;;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介入[J];山东文学;2008年08期
9 王莉萍;;从传统翻译理论和译介学理论看译者的“再创造”[J];黑龙江史志;2008年10期
10 潘荣成;;论译者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干扰角色[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商报记者 李丽;专家建议多出讲述中国发展变革的图书[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辜涛;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介入[D];重庆大学;2003年
2 赵秀芬;论译者的介入[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谢红月;试论译者的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泽英;从接受理论看梁实秋的莎剧中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欣磊;从叙述距离角度论小说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审美再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36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3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