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生产到意识形态的生产
本文关键词:从艺术生产到意识形态的生产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提出的一个具有创建性意义的概念,它的特殊性在于其兼具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双重特征。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范畴,它与艺术生产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艺术生产必然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内容和特征,它也能够"生产"出意识形态。艺术生产力和艺术生产关系是意识形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大众文化语境下,艺术生产与意识形态生产的关系更为复杂,意识形态的生产被包装化、商品化、隐蔽化,其"生产"的特性更为明显,但是同时,艺术生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并非是一维的,而是多维关系的并存。
[Abstract]:Art production is a creative concept put forward by Marx. Its particularity lies in its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spiritual production. As another important category in Marx's ideological system, ideology has inherent identity with artistic production. Art production must contain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y. It can also "produce" ideology. Artistic productivity and artistic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ideology prod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popular cul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stic production and ideological production is more complicated. The production of ideology is packaged, commercialized and conceal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ion" are more obviou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production and ideology is not one-dimensional, but multi-dimensional.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论概念与日本的渊源”(09BZW012)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马克思提出的“艺术生产”理论,为文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值得注意的是,“意识形态”也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这一概念的范围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地延伸,扩展到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并且与艺术生产发生了交叉性的关系。那么,艺术生产和意识形态两者形成了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姜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嬗变的文化向度[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2 陈定家;略论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3 张冬梅,张云峰;艺术·意识形态·生产——艺术生产论与意识形态论的当代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2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5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6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8 丁恒文;;批判维度和重建维度的统一——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5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7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海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郁建兴;陈建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嬗变与转型[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2 周宏;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进程[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毛星;;意识形态[J];文学评论;1986年05期
4 钱中文;论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J];文艺研究;1987年06期
5 吴元迈;关于文艺的非意识形态化[J];文艺争鸣;1987年04期
6 童庆炳;马克思早期的艺术生产论的现代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春时;;艺术生产与艺术个性[J];学习与探索;1982年04期
2 董学文;艺术生产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3 三木;湖南省演出学会成立[J];中国戏剧;1985年08期
4 何志钧;艺术生产商品化新论[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叶纪彬,张丽;新时期艺术生产理论研究述评[J];江淮论坛;2002年03期
6 周兰苣;;关于美之随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2年03期
7 邓也穆;论艺术生产力的特性与开发[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8 支宇;后现代主义境遇中的艺术生产[J];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02期
9 吕律;艺术生产:剧团改革的重头戏[J];当代戏剧;1997年01期
10 吴毅;文艺作品的商品性及艺术生产规律初探[J];学术论坛;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中一;;马恩艺术生产起源动因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晏青;;身份焦虑与艺术审美的置换策略——新世纪以来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艺术生产与转换策略[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晓鹰;;国家话剧院剧目创作与艺术生产的工作思路[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4 吴毅;;文艺必须适应经济体制的转换[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王本朝;;论艺术的商品化与商品的艺术化[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宋亚莉;;20世纪以来歌诗研究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7 康式昭;;关于文艺评奖的思考 从评“梅”说开去[A];中国戏剧梅花奖20周年文集[C];2004年
8 顾凤威;;后现代的审美悖论与马克思的科学预见[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向峰;;《手稿》的美学解读[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10 梁海燕;;新的收获,新的起点——评吴相洲《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单三娅 苏丽萍;话剧《立秋》为何轰动海峡两岸[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徐涟;在艺术生产中引入营销策略[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李玮 张媛媛;安徽省直院团确定全年艺术生产任务[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记者 何方;打造西部知名演艺集团[N];重庆日报;2010年
5 江苏省演艺集团董事长 顾欣 斯人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江苏音乐家协会主席 朱昌耀;江苏演艺集团京剧院演出现代京剧《飘逸的红纱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臻青;谋求艺术生产与演出市场协调发展[N];辽宁日报;2007年
7 马源 崔鑫;“观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演什么”[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珏娟;折射四川剧目生产“慢半拍”[N];四川日报;2009年
9 张珏娟;演艺产业市场破题[N];四川日报;2006年
10 刘修兵;许嘉璐视察中国东方歌舞团[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定家;论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冬梅;产业化旋流中的艺术生产——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探索[D];复旦大学;2004年
4 孙晓霞;从混沌到有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宋伟;后现代转向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D];吉林大学;2006年
6 凌玉建;论艺术生产的产业化转向[D];北京大学;2012年
7 张斌;现代性视域里的中国家族电视剧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8 李洪武;我国出版物对外贸易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霞;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艺术生产理论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闵亮;艺术生产中的技术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宁;网络交互式艺术生产方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鹏;文化工业时代的艺术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毕岚;论市场语境下戏剧的生存[D];武汉大学;2004年
6 贡巧丽;艺术中的技术之思[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耀国;从主体性看人的全面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莉;论样板戏的文本、表演与生产[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辛楠;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建刚;消费时代的艺术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37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3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