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论嬗变:知识生产与理论重建
本文关键词: 文学理论研究 知识生产 后现代主义 当代文论 理论重建 理论家 理论形态 文化研究 思想观念 理论话语 出处:《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近期西方理论界有一种看法,认为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一批著名理论家如拉康、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巴特、福柯、威廉斯、布尔迪厄等人相继去世或退场,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一
[Abstract]:Recently there is a view in the western theorists that since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with a group of famous theorists such as Lacan, Levi-Strauss, Althusser, Bart, Foucault, Williams. Bourdieu and others have died or left the scene, the golden age of cultural theory has been a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文学理论观念的嬗变与创新研究”(12AZW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一近期西方理论界有一种看法,认为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一批著名理论家如拉康、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巴特、福柯、威廉斯、布尔迪厄等人相继去世或退场,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其影响也日渐式微,这就标志着开始进入“后理论”时代。又随着拉曼·塞尔登《后理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西建;贺卫东;;理论之后:文学理论的知识图景与知识生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周宪;;文学理论、理论与后理论[J];文学评论;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太梅;;从走出家庭看西丽的成长[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孔敏敏;;对《夏洛的网》的生态学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3 张隽;;身份的焦虑——处于边缘的《青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4 闫听;;反思文学理论:从“本质诉求”到“反本质主义”诉求[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黎煜;;《袁将军的苦茶》:卡普拉的宗教殖民臆想[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卓雅;;后殖民时代杂糅化的异己实体——韩国电影《蝙蝠》的后殖民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闫听;;反思“反本质主义”:从文学理论到文化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胡莉莉;;鲁迅文学译作的副文本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罗锡英;;卡尔维诺的空间诗学[J];长城;2011年12期
10 陈丹;殷晓燕;;试论《庄子》人文空间思想[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莉敏;俄语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建飞;中国电影中的江南影像[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7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季海宏;皮尔斯符号学思想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晓君;浩然创作的本土性与评价史[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2 邹创;在真实和想象的空间中建构自我身份[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海红;论萨义德的文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娟;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段菲;从英文台词看中美文化的交互态势[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汤先红;从纷争突起到尘埃未定[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晓东;论新媒介传播对传统书法审美观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9 武斌;后结构主义之后的作者理论[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肖广鹏;论汤亭亭小说中华裔美国人身份的叠合认同与建构策略[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明;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学的现代性——兼谈人的精神家园看守问题[J];文学评论;2000年05期
2 周宪;;文学理论、理论与后理论[J];文学评论;2008年05期
3 南帆;;“跨界”的半径与圆心——谈鲁枢元的文学跨界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正龙;;2009年文学理论研究扫描[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2 陶东风;;从阿伦特的政治概念看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J];人文杂志;2006年06期
3 张永刚;;文学理论:基本思路与现状反思[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郭富平;;历史主义文学观的理论启示与话语困顿——以两部典型文论教材为对象[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3期
5 冯黎明;;理论同一性之梦的破灭——关于《关键词》们的关键问题的反思[J];文艺研究;2010年10期
6 子桔;“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讨论会在扬州举行[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李西建;;文化转向与文艺学知识形态的构建[J];文学评论;2007年05期
8 于,
本文编号:1457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5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