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文学典籍译者主体性阐释——以“共读《西厢》”两英译本为例
本文关键词: 文学典籍翻译 共读《西厢》 翻译美学 译者主体性 出处:《红楼梦学刊》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红楼梦》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更具有恒久的美学价值。在《红楼梦》英译过程中,译者应遵循翻译美学原则,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从而再现这一文学经典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其中的片段"共读《西厢》"的两英译本,对此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文学典籍翻译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
[Abstract]:As a classic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not only has profound ideological content, but also has everlasting aesthetic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to English, the translator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In order to reappear the artistic charm of this literary classic,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fragment, "the Common Reading of the Western Chamber", and expounds this aspect. It is expected to enlighten th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iterary classic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峰,既是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典型的美的体验小说。其人物情节复杂,内容包罗万象,场景美轮美奂,因此这一典二0一三年第三辑籍的译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众多英译本中,以我国著名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弘;;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翻译主体[J];作家;2011年04期
2 王晓敬;;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周景刚;;译者主体性的文化视角[J];文教资料;2006年23期
4 李晓岩;;女性主义与译者主体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吕文静;;从《忆江南》的英译文看译者的主体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马轶男;;译者主体性对译文的影响——以儿童文学翻译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王晓敬;杨琪;;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J];林区教学;2008年08期
8 付玉群;;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从《格林童话》的汉译谈起[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陈洁鹆;;从王佐良译《西风颂》看其译者主体性的体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邹红梅;;阐释学视角下的斯坦纳译者主体观——以《吉檀迦利》为例谈译者主体性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玉珏;;论译者主体性在典故翻译中的体现——比较文学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殷璎;;从改写理论的视角看张爱玲自译《金锁记》的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朱振武;中国翻译文学:从经世致用到文化消费[N];人民日报;2010年
2 穆雷;换个角度看文学翻译[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唐艳芳;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袁丽梅;语境·译者·译文[D];复旦大学;2012年
5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春艳;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李清照词的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薛海琴;从孙梁、苏美的《达洛卫夫人》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蒲姗姗;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4 郎力理;从阐释学角度看《孙子兵法》英译的译者主体性[D];西南大学;2011年
5 唐羽;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看张爱玲译《老人与海》的译者主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莫秋月;解构主义视野下林译小说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晓冬;译者主体性视野下的鲁迅小说英译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慧;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讨中国古诗词意象的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胡颖;张谷若所译《还乡》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谢承凤;从《汉魏六朝小说选》杨、戴英译本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64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6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