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高校艺术教学的方法与前景
本文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艺术硕士(MFA) 专业学位 教学模式 方法 前景 出处:《艺术百家》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从2005年中国开始招收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以来,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中,艺术和学术、创作与史论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涉及到所有的艺术专业,如影视、戏剧、舞蹈、音乐、美术、设计;而且不仅仅MFA,本科、专科以及学术型硕士MA的教师也都需要认真考虑。一般来说,"术"与"道"二者不可偏废,当今世界上真正好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高境界理念的指导,而艺术学者的经典著作也无不来自对于其艺术创作的深刻体悟,同时融入了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专业设置的问题固然是盲目照搬当时"苏联老大哥"高等院校模式的结果,但学问和创作的割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部分学者中的一种严重的偏见。可喜的是,那种不正常的政治气候早已成为历史。近一、二十年来,"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艺术学系不培养艺术家"这类长期以来被误以为是历史传统的戒律,已经开始被一点一点地打破了。艺术创作要进课堂,现在理论上已经不是太难接受,但实际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开设艺术专业的大学必须有术道兼修的老师和足够的完好的设备,能教每个学生动手做、用心想。其实,学影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影视,就像学戏剧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社会表演、学美术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应用美术、学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一样,将越来越成为艺术教育领域的常态。因此,艺术教学方法的改进,影响的远不仅仅是从事专业艺术的一小部分人,而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
[Abstract]:Since 2005, when China began to recruit master of art and MFA-major graduate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learning, creation and history theor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the teaching of art. Involves all arts majors, such as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 dance, music, art, design; And it's not just MFAs, undergraduate, college, and academic MA teachers who need to be seriously considered. Generally speaking, "art" and "Tao" should not be biased. In today's world, the real good art creatio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high realm, and the classical works of art scholars also come from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artistic cre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result of blindly copying the "Big Brother" model of the Soviet Union, but there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separation of learning and creation. It is a serious prejudice among a number of scholars. Fortunately, the abnormal political climate has long been a history. In the past 10 or 20 years, "the Chinese Department has not trained writers." The precepts of "the Department of Art does not train artists", which have long been mistaken for historical traditions, have been broken little by little. Art creation is not too difficult to accept in theory. But it is not easy to do it in practice. A university with an art major must have a master of art and a good enough equipment to teach every student to do it and to think with his heart.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film and television are engaged in social film and television after graduation, just as those majoring in drama are engaged in social performance after graduation, and those majoring in fine arts are engaged in applied art after graduation. Students majoring in music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normal in the field of art education after graduation. Therefore, the improvement of art teaching methods. It will affect not onl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engaged in professional art, but als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 of the whole society.
【作者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
【分类号】:J0-4;G642
【正文快照】: 自从2005年中国开始招收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以来,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中,艺术和学术、创作与史论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涉及到所有的艺术专业,如影视、戏剧、舞蹈、音乐、美术、设计;而且不仅仅MFA,本科、专科以及学术型硕士MA的教师也都需要认真考虑。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晓彦;文学与音乐:艺术领域中的一对默契搭档[J];学习与探索;2005年04期
2 王浩,席云舒;网络时代:文学研究将重新选择——关于资料与方法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张荣翼;文化批评:理论与方法[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3期
4 白彩霞;文学解读的标准及方法透视[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吴国华;;谈文学作品中幽默手法的运用[J];作家;2008年02期
6 刘爽;;论艺术学院教学中双语教学的方法和必要性[J];海外英语;2010年11期
7 董中锋;观念和方法的互动———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批评[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汪健;;主题表达方法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刘艳卿;;试析文化批评的方法及特点[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泽需;;主动探究模式在《文学理论》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志敏;;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化(伦理)建设[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程宏宇;;南通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建设[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3 陈晋;;拓展和深化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十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4 吴浪平;;原创:关于中国文论建设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5 王柯平;;艺术与社会的双重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现代意义[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6 鲁明军;;前卫性、正当性与合法性——当代中国实验艺术的一个政治哲学命题[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喜来;马广韬;刘健;;艺术类专业实践创新教学模式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冯树林;;加强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徐勇民;;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引导社会——面向中国经济与文化建设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陈雪虎;;人文之维及其当代面对:文论美学30年回望[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平;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演艺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于平;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演艺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杨琳;西泠春拍重磅出击:推出中国第一个“当代中国雕塑”专场拍卖[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7200万能否成为低迷市场的救世主[N];美术报;2007年
5 郭青剑;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将展现多彩中国[N];中国艺术报;2009年
6 涂辛;财富剧增 修养未高[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刘建业;我市举办当代中国书画艺术交流展[N];济宁日报;2007年
8 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 谢拓;和谐文化建设中文艺工作者的责任[N];中国艺术报;2008年
9 任美;《艺术沙龙》新走向[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崔艳;2007书画市场稳步向前迈进[N];美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峰;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及其互联网经营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武洪滨;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张冬梅;产业化旋流中的艺术生产——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探索[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娜;对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走向市场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苗永波;浅析当代中国公共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崔璐;论中国古诗英译的再创造性[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孙文龙;中国翻译文学史写作方法刍议[D];安徽大学;2007年
5 邓金玉;当代技术变革中的艺术生产力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吉佳;北京当代艺术家聚落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7 雷洪梅;媚俗:大众文化研究的关键词考察[D];西南大学;2008年
8 宋菲菲;中国当代社会条件下文学消费状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董晓蕾;暧昧的抵抗[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孙波;艺术异化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88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8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