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创新与反思——文学理论的创新与文论教学学术研讨会
本文关键词: 中国文学理论 文论建设 文艺学 文学理论研究 教学 文学观念 学术研讨会 西方文论 反思 文学批评 出处:《文艺争鸣》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文学现实与西方理论范式在近年来不断变化,在变化中总结、反思乃至于提出问题成为中国文学理论界的当务之急。同时,"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文论教学在新语境和新挑战下也需要重新被思考。为总结与反思近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与文论教学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加强学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复旦大学中文系与上海师范
[Abstract]:The reality of positive literature and the paradigm of western theory have been constantly changing in recent years. It is urgent for the Chinese literary theorists to summarize, reflect on and even raise questions in the course of the changes. In order to sum up and reflect on 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research and literary theory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 it is necessary to rethink the study of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ry theory under the new context and challenge. Strengthen academic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promote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s, Chinese Department of Fudan University and Shanghai normal School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4
【正文快照】: 文学现实与西方理论范式在近年来不断变化,在变化中总结、反思乃至于提出问题成为中国文学理论界的当务之急。同时,“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文论教学在新语境和新挑战下也需要重新被思考。为总结与反思近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与文论教学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加强学界的交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友权;蓝爱国;;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6年02期
2 董乃斌;;文学史学的创建和文艺学的离合[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徐润拓;;略说中西文论会通[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甘清波;;我国现代最早的一部文学理论教科书——读马宗霍先生的早期著作《文学概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9年02期
5 董学文;文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感受论文艺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段吉方;;反思与批判:“后现代”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现代性立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范军;;西方古典文艺理论中的地理环境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8 吴文薇;“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0年04期
9 杨文虎;;“释放过去的能量”——古代文学理论的原创性还原和现代文论建设[J];东方丛刊;2006年01期
10 靳义增;;建构中国文学理论的目标与途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巍;;文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金永兵;;近30年我国文学理论的拓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吴浪平;;原创:关于中国文论建设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4 胡疆锋;;西风东渐30年——西方文论与新时期中国文论建设[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董学文;;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的几个问题——纪念改革开放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曹顺庆;;中国文学理论的断裂与延续[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杨伯特;;近30年文学理论的“他者化”及其产生的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8 顾祖钊;;后记[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陈诚;;文艺学“当代形态”的理论设想与建构[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戴冠青;;本世纪初文学理论建设审视[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崇璧;“新世纪文艺学的发展走向”学术研讨会综述[N];文艺报;2006年
2 邵宏;文艺学与比较文艺学[N];文艺报;2001年
3 周雪梅;继承与拓展[N];中国艺术报;2003年
4 孟繁华;批评的尴尬是理论的尴尬[N];北京日报;2001年
5 古风;厘清当前文艺学学科观念[N];文艺报;2006年
6 王 沁;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研究[N];学习时报;2005年
7 欧阳友权;我们去哪里触摸文艺学前沿?[N];文艺报;2005年
8 胡经之;文艺学多些对话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王卓斐;我国现阶段的网络文艺学研究[N];文艺报;2006年
10 董学文;新时期三十年文艺理论的反思[N];学习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兵;新时期前十年文论建设和理论资源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方亭;未完成的主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志宏;新时期中国文学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史论[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陆敏;文艺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层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5 傅莹;中国20世纪上半叶文学概论的发轫与演变[D];暨南大学;2002年
6 马建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刚;社会学视野下的新时期文艺学知识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德明;现代与反现代张力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耀威;一九九六中国文学理论新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德汞;教学过程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坤道;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汝一飞;大学数学课程中虚拟创新教学的探索[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贺莉;[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吴春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铁庆;探讨高中语文课文中几种美的形态与教学的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家升;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健;行动研究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学锋;理解 对话 融合[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92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9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