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艺术的族群性

发布时间:2018-02-13 11:48

  本文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生态 族群 族群性 学科建设 出处:《艺术百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艺术生态的研究,必然要关注艺术与族群的关系,研究艺术的族群性。族群性是某个族群的本质,属于某个族类共同体或集团的特性。艺术的族群性特征十分明显,其内涵具有动态性和多层次性。中国艺术族群环境中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国独特的艺术品性。认识解读艺术的族群性,可以更好地认识艺术文化之间的差异关系,有助于艺术学科的建设和健康发展。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art ecology,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ethnic groups, and study the ethnic nature of art, which is the essence of a certain ethnic group and belongs to a certain ethnic community or group. The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art are very obvious. Its connotation is dynamic and multi-level. The cultural tradition in the Chinese art ethnic group environment has created the unique artistic character of China.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ethnic nature of art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culture. It is helpful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art subject.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艺术生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HB11YS025)阶段性成果 2011年度保定市哲社规划项目“‘非遗’的产业化走向”(项目编号:201102115)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喜华;;论徐志摩与雪莱诗风异同[J];南都学坛;2006年03期

2 郑莉;范彦;;中西古代军事文学比较研究[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蒋述卓;;文化传统与艺术原创[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静;;探析从民间艺术透视文学艺术的魅力[J];华章;2010年33期

5 赵庆;;论大众传媒的发展与艺术创作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1年09期

6 梁伟;;汉维文学翻译中明晰化现象发生原因探析[J];语言与翻译;2008年01期

7 夏胜林;;从文化传递的角度研究误译[J];青年文学家;2011年06期

8 王廷信;;艺术学理论的使命与地位[J];艺术百家;2011年04期

9 李艳;;漫谈王维与华兹华斯的田园诗[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郭必恒;;我国艺术文化学的渊源及其当代取向[J];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保红;;比较与翻译——以罗伯特 彭斯诗“一朵红红的玫瑰”与三首汉诗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贾文浩;;文学翻译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林语堂散文自译和古文小品英译对文学翻译的启示[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3 刘娜;;权力话语对译本的影响——《简·爱》不同译本的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裕;文化同质化将导致“悲惨世界”[N];文汇报;2009年

2 程正民;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多种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北京大学新诗研究中心研究员 唐晓渡 本报记者 金涛;诗歌与公共经验及记忆[N];中国艺术报;2009年

4 郭青剑;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将展现多彩中国[N];中国艺术报;2009年

5 媒体人士 冯永锋;不能让残忍艺术公然登堂入室[N];广州日报;2007年

6 王磊;让更多人走近科学享受艺术[N];文汇报;2007年

7 郑茜;2006原生态事件[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方伟;文学资本在信息文化中的话语权力[N];光明日报;2006年

9 刘军宁;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N];南方周末;2006年

10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何农;“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没有结束[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立华;用戏剧感知生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亢亮;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盲目性[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2 程春兰;从跨文化语境中看苏姗娜与窦娥对“节”和“道”的态度[D];湘潭大学;2008年

3 王燕;社会文化在文学翻译中的操纵[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4 李俊;劳森和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5 吴琪;叙事学视野下的小说情节[D];四川大学;2003年

6 杨恕华;从《苔丝》的几个汉译本论译文读者对文学翻译的接受[D];苏州大学;2007年

7 潘超;三岛由纪夫与余华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比较[D];辽宁大学;2008年

8 林芸吉;教育与联结[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李文岗;如何走出在理解现代与后现代艺术上的误区[D];河北大学;2005年

10 黄鹏丽;从《论语》译文看对译法在古文今译中的地位[D];广西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08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08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e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