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叙事学中的叙述视点、视角与聚焦
本文关键词: 小说叙事学 叙述视点 叙述视角 叙述聚焦 出处:《求索》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叙述视点、视角和聚焦是小说叙事学的核心概念。叙述视点即叙述者站在何种角度、以何种方式来叙事,重点解决"谁在说"的问题;叙述视角讨论"谁在看"和"看什么"问题,狭义上的视角受人物等因素限制;在热奈特的聚焦理论中,聚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讨论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及其变化。叙述视点、视角和聚焦这三个概念从不同的侧面讨论小说的叙述行为,均涉及叙述者与感知者、小说人物与聚焦对象、叙述技巧与故事内容、现实生活与文学虚构等叙述理论所讨论的本质关系问题。本文旨在说明,三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等同或对立,它们互相区别,互相依存,对其深入理解有助于文学研究者对小说文本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
[Abstract]:Narrative viewpoint, angle of view and focus are the core concepts of narratology.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discusses the issues of "who is looking" and "what to see", and the narrow perspective is restricted by characters and other factors. In Genett's focusing theory, focus is a dynamic concep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or and characters and their changes. The three concepts of narrative viewpoint, visual angle and focus discuss the narrative behavior of the novel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ll of which involve narrator and perceptor, characters and focussed objects. This paper aims to show that there is no absolute equivalence or opposition between the three, and they are different and interdependen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ovel is helpful for literary researchers 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novel text.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德国成长小说研究及中德经典小说中的成长主题之比较”(编号:2010JK25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I0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申丹;视角[J];外国文学;2004年03期
2 汪正平;张旭春;;库切小说《福》的叙事策略分析[J];求索;2010年10期
3 王红;雷艳妮;;从经典到当代:叙事学视角理论之演进[J];求索;2012年02期
4 尚必武;;叙述聚焦研究的嬗变与态势[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2 陈琳;;原文聚焦与译文选词——《红楼梦》文学翻译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张雪峰;;《普宁》之三重人格结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江守义;;叙事聚焦的演变及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张苹;;贴近女性 关注社会——浅析德国女作家尤莉亚·弗兰克的创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7 顾晓莉;;两棵相对“枝疏叶稀”的大树——简谈於梨华早期两部长篇小说中的三个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8 吕曼曼;王胜利;;人性的独白——《蝇王》与《黑暗的心》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韦朝晖;;《钢琴教师》的女性主义批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王继敏;;论新诗语言的创造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胡澜卿;;虚伪的作品 真实的叙述——对余华与罗伯-格列耶作品的比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3 江丹;;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艾米莉·迪金森与李清照的写意人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钟国胜;;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视角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钟国胜;;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视角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7 李建东;;镜像中的理论狂欢——现代文论话语的引进与误读[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赛力克布力;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肖显惠;传媒视阈下的“大陆新武侠”[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思哲;叙事学视野下的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智慧;《豆棚闲话》与“三言”叙事艺术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淑玲;从叙事学角度看译者在小说翻译中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黄羽红;《红色英勇勋章》的生态伦理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7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仲冲;高文惠;;经典的反话语:《福》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重写[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郭大勇;;文学经典的建构与论争[J];求索;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新兰;变焦的距离:伸缩自如——浅论白先勇小说的叙述视角[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02期
2 汪汉利;;跳蛙不跳 纽约大笑——《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的叙事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王利琳;;浅析凯特·肖班《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叙述视角越界及其美学效果[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4 周秀敏;斯蒂芬·克莱恩的现代主义倾向[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葛兰;探析《灶君娘娘》的叙事特征[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苏翠英;;浅析小说《典型的美国人》中的叙述视角[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12期
7 张福萍;独特的视角 别样的魅力[J];阅读与写作;2002年10期
8 祖国颂;论小说的叙述视角[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宋彦;论《英雄》的艺术价值与商业策略[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静;论冰心小说叙述视角的转变[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方方;;《最蓝的眼睛》的多文本叙事结构和多元叙述视角[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贞;;苏童的《米》中的叙述类型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欧阳立博;;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多角度叙述结构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罗璇;;体育新闻报道叙述模式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樊宪雷;;硕士论文提要:贾平凹长篇小说中叙事技巧的流变与创新[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6 石一宁;;主体性的弱化——从《秦腔》透视一种新世纪的文学现象[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7 陈晓清;;试论红楼梦词之叙事艺术[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郑家建;;建立“文学史学”的思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9 文雅歌;;红尘中的诗性守望——论《谁带我回家》中的女性形象和诗情品格[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晖;;近年来电视剧经典改编与翻拍趋向与反思(提纲)[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付小悦;成长的痛苦与奇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武春野;周如钢《闭上你的嘴》[N];文艺报;2010年
3 雷达;土地是《麦河》的灵魂[N];文艺报;2010年
4 王鸿生 李永涛;张宇射“门” 始于“足下”[N];文学报;2010年
5 陈立生;多变的视角 巧妙的转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6 罗岗;电视骑着文学走?[N];文汇报;2002年
7 三皮;《凶年纪事》:一段过往的讲法[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胡印斌;记住春天里对梦想的执著[N];工人日报;2010年
9 周齐林;感受生命的寒冬[N];石家庄日报;2010年
10 陈晓明;深入关注久远的历史[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丹;二十世纪初期英语自传体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宫英瑞;《圣经》叙事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宫爱玲;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买提吐尔逊·艾力;新时期以来的维吾尔新潮小说论[D];新疆大学;2009年
5 王凌;形式与细读:古代白话小说文体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徐晗;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葛纪红;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话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黎明洁;叙述学视角下的新闻写作改革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杨学民;现代性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小说[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孙谦;论转型期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月明;从叙述视角看自传体小说的人际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万芳;另眼看世界[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董海梅;小说叙述视角论[D];西北大学;2010年
4 祝明;陆川电影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5 姚友明;新时期奥运新闻的写作变迁[D];西北大学;2012年
6 刘莹;[D];湖南大学;2002年
7 陈健;论《到灯塔去》的叙事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祝文娟;《慈悲》的叙事技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李维;迟子建小说的人文情怀与叙述视角[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丽玉;重压下的风度—叙述视角下《老人与海》言语行为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39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39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