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查良铮的诗歌翻译

发布时间:2018-02-26 20:37

  本文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查良铮 诗歌翻译 出处:《郑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翻译家查良铮的诗歌翻译的选材和翻译风格等方面探讨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彰显,并且着力于分析历史文化背景、译者本人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翻译动机、翻译准则以及翻译目的等主观因素对译者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抉择的影响。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该研究的意义。在传统翻译观中,译者一直处于次要,从属地位,他们在文化传播交流方面所起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理论界出现了文化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也使得翻译主体性问题成了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译者主体性理论为指导,对著名翻译家查良铮的诗歌翻译做了分析研究。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关系到本文理论基础的翻译理论如阐释主义理论,目的论和多元文化系统论方面的经典文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也简单总结了本文要研究的查良铮本《唐璜》和《荒原》的主要艺术特色。 第三章提出了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并以阐释学、翻译目的论和多元文化系统论为理论支持,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内涵。 第四章分析了查良铮译介择取的特点,指出了译者对翻译作品的选择受到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但是译者完全可以根据本人的艺术追求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第五章是对查良铮译作艺术风格的分析。通过他对浪漫主义诗歌《唐璜》和现代派诗歌《荒原》的译本分析,揭示了译者主体性对文学翻译作品的操纵和影响。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through the selection and style of poetry translation by the translator, and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artistic pursuit of the translator himself.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translation motivation, translation criteria and translation purpose, on the choice of the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text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problem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n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has always been in the secondary and subordinate position. Their role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as not given due attention until 1970s, when the translation theorists turned to culture and opened up a new space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paper, guided by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heory,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poetry translation of the famous translator, Zha Liangzheng. The second chapter is a literature review, which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such as hermeneutics, Skopos and multiculturalism,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thesi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ummarizes the mai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aLiangzheng Ben, Don Juan and the waste Land, which are to be studied in this paper. Chapter three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nd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with the support of hermeneutics, translation Skopos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ism system theory. Chapter 4th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points out that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translation works is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but the translator can give full play to his subjectivity according to his artistic pursuit. Chapter 5th is an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style of Chao Liangzheng's translation, which reveals the manipul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rough his translation analysis of Romantic Poetry Don Juan and Modern Poetry the wasteland.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楠;;许渊冲译者主体性在李清照词英译中的体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侯婷;;网络时代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尹世萍;;新闻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4 郑航天;;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及其受制因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5 胡爱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审视译者的主体性[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6 文希;;欧阳修《醉翁亭记》英译对比批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常松;;散文英译汉中的译者主体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任蓓蓓;刘红见;;试论译者主体性所受之限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9 崔红娟;彭祺;;译者主体性在中西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彰显及理论支持[J];考试周刊;2011年48期

10 闫晓磊;;试析译者主体性在《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体现[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晶;;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浅谈《紫颜色》男女译者的译作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刘莉;;诗歌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阮晶;;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选材中的体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廖春兰;;变译与译者主体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6 刘元元;;女性主义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玉珏;;论译者主体性在典故翻译中的体现——比较文学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童晶晶;贾鑫鑫;;中国诗歌翻译的“深秋”和“初春”——访屠岸先生[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书目[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10 殷璎;;从改写理论的视角看张爱玲自译《金锁记》的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浩;诗人之殇[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周蓬桦;通往幸福的花园[N];文艺报;2010年

3 陆建华;大师背后的翻译家[N];中国邮政报;2002年

4 止庵;谈翻译[N];北京日报;2001年

5 关登瀛;浦漫汀印象[N];文艺报;2003年

6 孙昌建;《小城之春》:一部风情万种的电影[N];北京日报;2002年

7 张弘;译事但求信达雅[N];北京日报;2004年

8 明清;生命跳动在严酷的冬天[N];中国邮政报;2003年

9 王小波;关于文体[N];甘肃经济日报;2004年

10 张弘;七月:有关凯尔泰斯和金庸[N];北京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艳芳;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葛林;论跨文化伦理对翻译的规约[D];厦门大学;2008年

6 张静;雪莱在中国(1905-1937)[D];复旦大学;2012年

7 贺爱军;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8 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袁丽梅;语境·译者·译文[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徐立钱;穆旦与英国现代主义诗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查良铮的诗歌翻译[D];郑州大学;2006年

2 杨维春;译者主体性在傅雷翻译中的介入[D];湘潭大学;2010年

3 宋春艳;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李清照词的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薛海琴;从孙梁、苏美的《达洛卫夫人》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贝贝;传播学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蒲姗姗;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8 孙崇菊;从译者主体性看《红楼梦》两译本中詈骂语的英译[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耀娟;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理论看译者主体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洪霞;浅论译者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39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39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c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