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策略
本文关键词: 误读 中国当代艺术 文化传统 文化接触 创造性 艺术家 策略化 波普艺术 思维模式 阅读方式 出处:《文艺研究》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误读",就是在解析其他文化时所产生的错误理解和评估。"误读"也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文化在与另一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往往按照自己的观点来看待和理解对方,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其他文化加以选择、切割和解读,这就产生了难以避
[Abstract]:"misreading" is a kind of mis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that results from the analysis of other cultures. "misreading" is also a common cognitive phenomenon in life. When one culture is in contact with another culture, It is difficult to get rid of one's own way of thinking and cultural tradition. It is often viewed and understood according to one's own point of view, and other cultures are chosen, cut and interpreted according to one's own customary mode of thinking, which is difficult to avoid.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美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文化遗产与视觉文化的交汇:新艺术史的视野”(批准号:10XJC7600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1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桂彦;;从一种方法到一种策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误读”现象[J];雕塑;2008年03期
2 杜曦云;;去政治化的中国当代艺术[J];画刊;2011年08期
3 杜曦云;;去政治化的中国当代艺术[J];东方艺术;2011年15期
4 邵习巡;;对中国当代艺术中装置艺术之管见[J];现代交际;2009年12期
5 ;中国当代艺术系列——MadeIn作品[J];书屋;2010年03期
6 邓理;;第七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学报年会综述[J];美苑;2010年03期
7 昆丁;;2006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器拍卖会落槌 中鸿信打造艺术品拍卖新理念[J];艺术与投资;2006年03期
8 张慧子;;张颂仁:把握中国文脉的独特性[J];东方艺术;2007年11期
9 王凯;;王凯:艺术笔记[J];艺术界;2008年05期
10 曹英华,张纪英;论文学翻译之“误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凡;;长不大的青春期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及其危险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张岩静;;文化传统与道德选择[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3 马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经济学观照:回顾与展望[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4 彭肜;;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策略[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阮倩;;霍尔顿“误读”出的虚假人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罗以澄;夏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7 黄粉保;;《金瓶梅》英译本误译解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刘思;;布莱希特戏剧诗学在中国的接受与误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同胜;;关于《水浒传》误读误解问题的探讨[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10 贺朝霞;;从文化差异和关键词的翻译看西方早期对道家思想的误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隽;被误读的尤伦斯[N];经济观察报;2011年
2 牟建平;当代艺术是否“昙花一现”?[N];北京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明慧;当代艺术离大众有多远[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陈言言;中国当代艺术海外新版图[N];民营经济报;2006年
5 见习记者 李艳锋;中国当代艺术品走红国际市场[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赵力;中国当代艺术品进入高价时代[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邱家和;两大巨头共同发力中国当代艺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陈念;中国当代艺术步入多事之秋[N];中国商报;2006年
9 冯翰墨;淘金还是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本报艺术投资分析员 学东;中国当代艺术接近完整“拍卖链条”[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秋燕;误读观照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诵读过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于海冰;跨文化视野中的欧文·白璧德[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张雯;图像与文本之距[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4 朱彤;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付洪泉;现代性的哲学误读与社会学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张皓;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蒋红斌;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从汉字字体演进的外部因素比较来探索设计的创造性[D];清华大学;2004年
8 张剑 ;影响员工创造性绩效的组织情境因素及动机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蒯连会;对“观念至上”的反思[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10 黄苏瑾;中国动画剧作的民族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孙大棠;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观众”与“西方”[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陈佳;探析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符号化”现象[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亢亮;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盲目性[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5 王大治;扣响可能之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歆;80后艺术家作品中的卡通风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鸿渊;东施效颦[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8 丁玲;“扬州八怪”之怪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平庸[D];西南大学;2006年
9 陈君;中国当代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的演绎[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芳;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都市社会空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547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4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