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侨易现象的规则性问题

发布时间:2018-03-03 03:22

  本文选题:侨易现象 切入点:规则性 出处:《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讨论侨易现象的规则性,提出观察与把握侨易现象的规则,区别主观、客观、中庸三种方式;区分侨易现象的规则,即界定规则现象、异则现象;解释侨易现象的规则,则凸显现象原因、功能、侨易环境等因素;确定与检验侨易现象的规则,强调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尤其是因果论与回溯法,以及思想力质变。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ule of the phenomenon of the exchange of overseas Chinese, puts forward the rules of observing and grasp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exchange of overseas Chinese, distinguishes the subjective, the objective and the moderate, the rule of distinguish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chang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namely, the rule of defining the phenomenon of rule, the rule of explain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change of overseas Chinese, It highlights the reasons,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 of the phenomenon, determines and tests the rules of the phenomenon, emphasizes the comparative method, inductive method, deductive method and so on, especially the causation and backtracking, as well as the qualitative change of though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路,高远;“黄花”=“yellow flowers”?——从一例中诗英译看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姜红;;本地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安徽对外汉语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张传彪;傅绍清;;从“假相等值”看词典的“双刃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赵志军;;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和文化的自觉——论王蒙的语言观[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陈慧平;实践理论的非实践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刘胜;方瑞芬;;中国话语研究及发展趋势[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王志坚;;诗歌隐喻类型及其功能[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唐晓琳;董岩;;拉丁语: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共同体[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高树博;;先文本的在场与缺场——论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叙述的合法性[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宇文利;;论民族精神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基本规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晓春;;《清语易言》的语言学价值[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徐琴;;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翻译对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殷相印;;论三一语言学的人文主义语言观——兼评王希杰的修辞观[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4 彭文钊;;语言世界图景的知识系统:结构与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5 张洪芹;麻保金;;英语写作教学中“心理模型”的建构[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学广;;从语际翻译看文学语言的特性——也谈诗的可译与不可译[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春霞;论菲利普·罗斯作品中美国化的犹太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龙金顺;英语写作修辞的符号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晓燕;修辞学视阈下英汉声韵和押韵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卿;从存在主义视角分析索尔·贝娄的《挂起来的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娜;从叙事学角度看记录片字幕的翻译[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4 唐金莲;论可译性的哲学理据[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晓平;苦难与救赎[D];江南大学;2010年

6 赵宁;语言文化学框架下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蒋鑫;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傅瑜琴;《俗语典》民俗语汇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来彦;普通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价值观形成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袁晖;清唱剧《圣保罗》的宗教内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旭;一种值得商榷的语言、文学理论——彭富春同志《文学:诗意语言》一文略评[J];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王臻中;文学理论的学科建设[J];唯实;2001年03期

3 祖国颂;文化诗学的实践维度与学理空间[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梁艳萍;“后先锋”的理论追求及其创作探索[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张文刚;文艺鉴赏主体论──中国现代文艺鉴赏理论述评之二[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周爱明;史诗研究的第三只眼——《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的评介[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3年02期

7 曾耀农;潘晶;;论艺术传播的效果[J];运城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曾耀农;潘晶;;论艺术传播的效果[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姚楠;;评价文学批评的基础标准[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10 袁帅亚;;新批评派诗歌批评的理论和实践——以对惠特曼一首诗歌的解读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晓芳;;历史的抉择——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时代性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2 于,

本文编号:1559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59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4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