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用媒介思维:数字叙事学的研究进路

发布时间:2018-03-13 07:15

  本文选题:数字媒介 切入点:叙事学 出处:《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媒介性、模态性、互动性三个侧面可以对叙事媒介进行描述。为探讨数字媒介的叙事潜力,需要将叙事理论与媒介技术进行对接。办法是对叙事学的基本范畴做数学阐释,以便适应数字媒介的算法逻辑。数字叙事学的符号机制是模拟,同时也隐含了与经典叙事学不同的政治学含义。
[Abstract]:Narrative media can be described from media, mode and interac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narrative potential of digital media, it is necessary to connect narrative theory with media technology. The method is to explain the basic category of narratology mathematicall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algorithmic logic of digital media, the symbolic mechanism of digital narratology is analog, but also implies a different political meaning from classical narratology.
【作者单位】: 湖北医药学院英语语言文化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玛丽-劳尔.瑞安叙事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2031) 湖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字叙事学研究”(项目编号:2011QDRW-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锦龙;试论德里达对结构叙事学理论根基的拆解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傅修延;;主持人语[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3 李锦艳;;隐含作者解析[J];作家;2011年06期

4 阙蕊鑫;;“叙事开端”研究的新开端——评《叙事开端:理论与实践》[J];叙事(中国版);2011年00期

5 张建刚;“情节”略论[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傅修延;;叙事学研究 主持人语[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 尚必武;胡全生;;经典、后经典、后经典之后——试论叙事学的范畴与走向[J];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03期

8 傅修延;;主持人语[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9 陈桂琴;;国内叙事学研究发展述评[J];外语学刊;2010年06期

10 傅修延;;叙事学研究 主持人语[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文薇;;启蒙与催化——论新时期对西方叙事学的引进[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肖惠荣;叙事学研究有了新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中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欧阳友权邋陈定家;数字媒介影响下的文学转型[N];浙江日报;2008年

3 刘庆璋 祖国颂 李晓宁 胡明贵 沈玉梅 莫立民;“文化诗学”研究论文集萃[N];文艺报;2004年

4 美国弗蒙特大学英文系主任、教授,,国际叙事文学研究会前主席 [美]罗宾·沃霍尔-唐 王丽亚 译;性别对叙述及叙述对性别的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赵 勇;读艾柯《书的未来》[N];学习时报;2005年

6 清衣;探索新的理论批评形式[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唐玉清;后现代之于法国[N];文艺报;2006年

8 谭旭东;重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N];文艺报;2005年

9 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原副院长 王彬 宁夏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牛学智 天津人民出版社编审 臧策;当下批评“本土话语”匮乏的危机[N];文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帆;弗洛伊德的“症状阅读”与叙事学理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柳枫;数字媒介中传统造型语言表现形式的探索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王燕红;叙事学视野下的情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琪;叙事学视野下的小说情节[D];四川大学;2003年

5 李森;托多罗夫叙事理论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6 廖锦超;童话建构的认知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余丹;“叙事”概念的流变——关键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骆莉;叙事学视角下中国小小说英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之博;看图说话[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10 郑园;叙事学视角下的《红字》及其两汉译本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05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05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4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