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现代主义文艺及其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批判——詹姆逊视野中的现代主义文艺

发布时间:2018-03-18 19:39

  本文选题:现代主义文艺 切入点:现代主义文艺研究 出处:《求是学刊》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詹姆逊用意识形态批评分析了现代主义文艺及其研究中存在的意识形态,为我们展示了现代主义文艺及其研究中的意识形态的建构、宣传,及其对真实的遮蔽、歪曲。在此基础上,詹姆逊提出了正确对待现代主义文艺的做法:破除现代主义文艺及其美学的意识形态神话,通过历史化,恢复它们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从而科学、准确地把握现代主义。
[Abstract]:Jameson uses ideological criticism to analyze modernist literature and art and the ideology existing in its study, showing us the construction, propaganda, and obscurity of reality in modernist literature and art and its study. On the basis of this, Jameson puts forward a correct approach to modernist literature and art: to break down the ideological myth of modernist literature and art and its aesthetics, to restore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through their historization, Thus scientific, accurate grasp of modernism.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性视域中的西方艺术思潮”,项目编号:11BA010
【分类号】:I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泉坤,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孙妮;评《三位女性的文本与帝国主义的批判》译本——兼论西方文论的翻译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蓉;贾辰飞;;后殖民主义文化心理下的生存困境——《我爱比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侯治辉;;后殖民语境下《蝴蝶君》的文化策略呈现——东方幻象背后的秘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5 张道爱;;现当代文学中的上海书写景观——论上海书写的两种基本形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6 仲颖;;《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后殖民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7 张杰;;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翻译——读《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8 王晶;;论薇拉·凯瑟《我的安东妮亚》中的移民文化身份认同危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王维;切肤之痛 痛定思痛——关于后殖民理论的思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徐敏;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泱育;;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历史检视[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张永刚;王炜;;文学: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性构成——关于文学本质界定的一种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陈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朱印海;;后新时期电影与政治的艺术可能[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6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瑛祜;左翼文学论争中的茅盾(1928-1937)[D];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郭辉;从个人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喜福会》[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解析《野草在歌唱》[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颖;跨越与再现[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8 张文娟;南帆文艺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丁栋;后殖民语境下的J.M.库切小说主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孟思聪;从情感视角对《柏油孩子》中男女主人公文化身份困境的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31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31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4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