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当今美国公共艺术的五大特点
本文选题:公共艺术 切入点:社区 出处:《装饰》2013年09期
【摘要】:美国公共艺术的出发点是公共性。它的内涵会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公众要求的变化不断更新。当下美国公共艺术有五大特点:重社区、重环境、重地方、重材料、重历史。从趋势看,美国公共艺术现在更强调公众参与,强调公众的主体性,强调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强调公共艺术项目对地方与社区公众的裨益。总之,更强调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突出公共艺术的社会价值。
[Abstract]:The starting point of American public art is publicity. Its connotation will be updated constantly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public demands. At present, public art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five characteristics: emphasis on community, environment, place, and material. Emphasis on History. Looking at the trend, public art in the United States now places more emphasis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public subjectivity, diversity of forms of expression, and the benefits of public art projects to the local and community public. Mor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public nature of public art, highlighting the social value of public art.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1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玉霞;张康夫;林剑;;关注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J];艺术探索;2005年04期
2 皮道坚;公共艺术:概念转换、功能开发与资源利用[J];美术研究;2005年02期
3 陈国;;谈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危机[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6期
4 毕敬虎;;浅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艺术[J];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5 陆少敏,罗兴华;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彭迪;公共性:道义的熔铸[J];美术观察;2004年11期
7 项玮;;浅论公共艺术[J];大众文艺;2010年15期
8 ;编者心语[J];装饰;2003年10期
9 庞君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相应改革[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8期
10 孙振华;公共艺术的政治学[J];美术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永涛;;论公共艺术和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2 程宏宇;;南通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建设[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3 周进;;历届世博会里的公共艺术[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4 鲁明军;;前卫性、正当性与合法性——当代中国实验艺术的一个政治哲学命题[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N];美术报;2001年
2 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N];人民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张楠;公共艺术要“多数优先”[N];工人日报;2000年
4 陈履生;只有公众执掌公共艺术的话语权才能反映公共艺术的本质特点[N];文艺报;2004年
5 杜大恺;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俊;深圳呼吁建立公共艺术基金[N];深圳特区报;2007年
7 邹文;公共艺术中的民族性与国际化[N];文艺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杨琳;“公共艺术在张江”要创造诗意园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蔡思佳;众多欧美艺术机构取消展览计划[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汤浔芳;公共艺术展诠释“人文奥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2 王东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3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4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5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郭公民;艺术公共性的建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史论[D];复旦大学;2009年
7 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D];上海大学;2011年
8 张瀚予;当代博物馆伦理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娜;由“Shadow”课题联系当前公共艺术的创作所想到的若干问题[D];天津美术学院;2008年
2 郭晓颖;公共艺术视角下艺术与大众的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睢建环;公共艺术初论[D];天津大学;2005年
4 张颉;当代艺术展览的公共性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5 苗永波;浅析当代中国公共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经锋;浅谈对公共艺术创作研究的认识[D];厦门大学;2008年
7 沈烈毅;“公共性”·“艺术性”[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8 初枢昊;竞争的公共性空间:18世纪中后期的巴黎沙龙[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9 韩晓冬;艺术为人民服务[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10 李青;从艺术到公共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659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59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