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严歌苓到张艺谋——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转型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8-03-24 16:36

  本文选题:文学语言 切入点:电影语言 出处:《四川戏剧》2013年05期


【摘要】: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学语言通过文字提供的文本形象既清晰又模糊;电影语言以声画为手段,用形象表达形象,但无法像文本语言那样轻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概念。文学语言向电影语言转化时,由于载体的限制,必定会发生信息上的损耗、添加、重组、转变。其转化路径很多,诸如人物、情节、特技等,但无论如何转化,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其内在的表达意图是一致的。
[Abstract]:Literary language and film language are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text image provided by literary language through words is clear and vague. However, it is impossible to express one's point of view and concept as easily as text language. When literary language is transformed into film language,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carrier, information must be lost, added, reorganized and changed. There are many ways to transform it. Characters, plots, stunts, etc., but in any case, film language and literary language are intrinsically intended.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分类号】:I045;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洪雷;时世平;;别样的“身体修辞”——对严歌苓《金陵十三钗》的修辞解读[J];当代文坛;2007年05期

2 丛鑫;;《金陵十三钗》:残酷境遇中人性的审视[J];名作欣赏;2009年21期

3 本刊记者;;新画面公司斥资6亿打造 张艺谋新片《金陵十三钗》启动[J];中国电影市场;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迎君;;费穆之《生死恨》的“影戏”美学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的美学形式解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朱利,金琼,闫育东;三维《篮球区域联防战术》电教片的研制及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朱利;电化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刘璐;;影视对手戏场面调度的分类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5 任德强;二维轴线的设想及应用[J];电大理工;2004年01期

6 刘甜;;论电影台词中的反预期信息[J];电影文学;2009年06期

7 韩栩;;动画视听语言艺术属性的拓展应用研究[J];电影文学;2012年10期

8 许翔;;蒙太奇在数字实验短片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2年11期

9 高丹阳;王硕;;试析电影语言视角下《肖申克的救赎》的人物塑造[J];电影文学;2012年11期

10 陈桂成;张锐;;探讨聚光灯在拍摄人物专题片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06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鸿;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杨世真;重估线性叙事的价值[D];浙江大学;2007年

3 马军英;媒介变化与叙事转换[D];上海大学;2008年

4 刘永宁;现代电影形式感染力的影像机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怀旺;动画角色运动语言及其设计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孟妍;建筑动画视觉语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秀荣;严歌苓中期小说的叙事修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成利;影视语言的诗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俏;中西文化投影下的女性创作[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实;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塑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范小玲;周传基影视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8 于宏英;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主体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蔡玮;论严歌苓创作的悲剧内涵[D];宁波大学;2009年

10 文钊;电子游戏影响下的电影新形式[D];西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健芝;恐惧、暴力、家国、女人[J];读书;1999年03期

2 戴锦华;见证与见证人[J];读书;1999年03期

3 胡静;关于生存与人性的对话——对严歌苓《无出路咖啡馆》的一种解读[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03期

4 黄玉梅;;跪着宽容世界——解读严歌苓笔下的边缘女性形象[J];作家;2007年1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星;;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J];电影评介;2006年21期

2 赵可书;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的比较[J];唐都学刊;1994年05期

3 李洋;;罗麦尔漠视电影语言吗?[J];当代电影;2010年04期

4 叶延滨;;最早的“电影镜头语言”[J];文化月刊;2006年05期

5 段yN;;浅谈电影中的象征修辞[J];电影评介;2010年15期

6 赵超;;基于电影蒙太奇与文字建构的特色分析[J];电影文学;2011年02期

7 傅明;琦华;;电影艺术的“文学性”坚守[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刘晓文;文学语言的双重品格——“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9 高万云;文学语言的可变性规律再探[J];当代文坛;1992年05期

10 孙虹;试析文学语言的“指称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玉;;文学语言视角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盛光希;;文学语言的二元对立与统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3 高万云;;文学语言的哲学思考[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4 张先亮;;文学语言文化特征论[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5 刘福根;;新时期文学语言的创新与规范[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罗甸甸;罗康宁;;文学语言中的“闲话”和“废话”——以鲁迅作品为例[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7 张璐;;转化后进生:传统VS创新[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郑颐寿;;深人推进文学语言研究——本届学术会议论文简析[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9 曹全义;;从人品质量看产品质量[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吴绵绵;;人文修养与文学语言的互动关系[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毅谦;加速我国国际标准转化[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2 赵高峰 王京建 韩云峰;论WTO在我国适用中的法律转化问题[N];国际商报;2002年

3 琼吉;海口市“转化房”销售超七成[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4 记者 陈一鸣;海口市“转化房”销售超七成[N];人民日报;2001年

5 吴;我国加大国际标准转化力度[N];中国纺织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李大庆;清华科技攀高峰重转化[N];科技日报;2001年

7 本报通讯员;耐心细致做工作 群策群力促转化[N];山西日报;2000年

8 王若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化”与“结合”[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9 范长龙;在谋“打赢”上求转化[N];解放军报;2001年

10 索朗亚珠;转化“问题生”之我见[N];西藏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茂叶;人文语言视域下的文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4 杜艳;整合子相关的细菌多重耐药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陈天助;《蚀》的文学语言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刘玉斌;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形成与转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沈玮;论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何琼琼;HCV NS3基因转化人肝细胞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刘海坤;农杆菌介导大豆高效遗传转化及热激控制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去除[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10 王天云;杜氏盐藻核基质结合区的分离及其对转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W,

本文编号:1659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59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2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