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若翻译艺术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本文选题:译者主体性 切入点:张谷若 出处:《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摘要】: 著名的翻译家前辈张谷若一生致力于英国文学的研究与翻译工作。他的地道译文在翻译界独具一格。其译作涉及小说、诗歌、戏剧等等,尤以哈代译作著称,被称为“哈代专家”。他的翻译不仅对原作忠实,而且译语地道。随着近年来翻译界对译者地位的日臻重视,译者主体性逐步受到国内外翻译学者的关注,因而,对张谷若这样的翻译大师进行深入地研究也势在必行。本文以阐释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系统的研究张谷若的翻译艺术,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试图为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理论依据,以有利于文学翻译实践。 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导入部分介绍选题的必要性及论文的主要目的、内容和方法。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综述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研究中的发展历程,并将国内外翻译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进行了粗略的疏理;第二章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哈代和张谷若的共同之处,论证了张谷若作为译者对原作者的选择和对原文本的理解,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体现;第三章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对张谷若翻译艺术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的体现进行个案研究,主要探讨其再现原文本的过程中在不同层面上,如词汇、句法、四字格、注释、修辞格、意境与意向等方面的翻译策略的选择,论证了从中体现出的译者的目的语文化意识和目的语读者意识,也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表现。第四章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综述了张谷若的翻译艺术及其对文学翻译的影响。最后是论文的总结部分,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在张谷若翻译艺术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Abstract]:Zhang Guruo, a famous translator, devoted his life to the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literature. His authentic translation is unique in translation. His translations cover novels, poems, plays, and so on, especially those of Hardy. Hardy's translation is called "Hardy expert". His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work, but also true to the target language. 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paid to the translator's statu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ranslation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hermeneutics theor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Zhang Guruo's translation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nd probes into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iterary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thesis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of selecting the topic and the main purpose, content and method of the thesis.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or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ermeneutics, and analyzes the common points of Hardy and Zhang Guruo.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Zhang Guru's choice of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are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Chapter three takes Tess of the Decaux d'Urbervilles as an example to make a case study on the embodiment of Zhang Guru's translation art in the concret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mainly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his rep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 such as vocabulary, syntax, four-character case and annotation.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erms of rhetorical device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intention demonstrates the translator's cultural awarenes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reader's awarenes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Chapter four summarizes Zhang Gu-ruo 's translation art and its influence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has been fully demonstrated in Zhang Gurou's translation ar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046;H31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楠;;许渊冲译者主体性在李清照词英译中的体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侯婷;;网络时代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尹世萍;;新闻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4 郑航天;;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及其受制因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5 胡爱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审视译者的主体性[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6 文希;;欧阳修《醉翁亭记》英译对比批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常松;;散文英译汉中的译者主体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任蓓蓓;刘红见;;试论译者主体性所受之限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9 崔红娟;彭祺;;译者主体性在中西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彰显及理论支持[J];考试周刊;2011年48期
10 闫晓磊;;试析译者主体性在《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体现[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晶;;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浅谈《紫颜色》男女译者的译作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刘莉;;诗歌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阮晶;;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选材中的体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廖春兰;;变译与译者主体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6 刘元元;;女性主义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玉珏;;论译者主体性在典故翻译中的体现——比较文学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殷璎;;从改写理论的视角看张爱玲自译《金锁记》的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冯学琪;;译者情感对文学翻译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令;著名翻译家张谷若纪念研讨会在烟台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蓝洱海;翻译文学不能承受劣译之害[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刘沛;文学作品重译的误区[N];光明日报;2002年
4 李汝成;名著重译并非都是画蛇添足[N];文艺报;2002年
5 李景端;莎剧中译本的推陈出新[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艳芳;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葛林;论跨文化伦理对翻译的规约[D];厦门大学;2008年
6 贺爱军;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7 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冷惠玲;论译者风格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颖;张谷若所译《还乡》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马耀娟;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理论看译者主体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维春;译者主体性在傅雷翻译中的介入[D];湘潭大学;2010年
4 宋春艳;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李清照词的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薛海琴;从孙梁、苏美的《达洛卫夫人》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贝贝;传播学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石霞;张谷若翻译艺术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蒲姗姗;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孙崇菊;从译者主体性看《红楼梦》两译本中詈骂语的英译[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64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6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