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风格转译在古诗英译中的实现——以《月下独酌》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25 18:10

  本文选题:文学风格 切入点:可译性 出处:《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摘要】:古诗可译,古诗风格也同样可译。对古诗风格可译性的认同是获得好的译文的前提。正确把握原诗与原作者的风格标记有助于达到古诗风格翻译的形神兼备。古诗风格翻译需要通过尽量达到音形层次和语意层次上的对等来实现审美层次对等的最终目标。文章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研究范本,通过分析名家译作探讨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性与途径。
[Abstract]:Poetry translation, poetry style also translation of ancient poetry. The translatability of style identificat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a good translation. To correctly grasp the style markers and the original author of the original poem is helpful to poetry translation of style of poetry translation style vivid. Through to achieve sound form level and semantic level equivalence.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aesthetic level equivalence. In the article Li Bai < > drinking alone with the moon as the research mode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easibility and ways to achieve this goal by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H315.9;I0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福英;;中国古典诗歌中地名意象的英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肖家燕;王小潞;;文化、心理因素对隐喻翻译的制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赵迎春;;《京华烟云》的文化传输策略及其原因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4 袁小英;李剑霞;;试论关联性理论角度下优化英语习语翻译[J];考试周刊;2007年32期

5 王法吉,赵耀贤;英语否定词not的历史衍变[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6 朱徽;唐诗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段俊晖;重新定义创造性叛逆——以庞德汉诗英译为个案[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廖七一;胡适译诗与新诗体的建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廖七一;文本类型与地名译写[J];上海翻译;2005年02期

10 董晖;;也谈诗体译法之不足——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读后[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王祥玉;汉英句型翻译的认知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王伟;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苑;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从阐释学出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尚绮;汉英“死亡”隐喻对比及汉语“死亡”隐喻的英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薇;论庞德《神州集》的翻译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邵雪萍;论诗歌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瑞清;[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6 谢丹;“语势”与“势”庞德译学理论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胡庆洪;从跨文化交际看英汉诗歌互译[D];重庆大学;2004年

8 张津玮;论中国古典诗歌主语省略的英译策略[D];重庆大学;2004年

9 穆二强;关联理论对误译的解释[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10 陈宁红;[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媛媛;;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有限可译[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2 徐慧;;人、文分裂原因探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7期

3 陈剑;崔华勇;;“诗歌翻译”中的“争论问题”及方法新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雪桂;;试论文化符号的可译性——以《伊豆的舞女》的文化词语翻译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琼英;;作家池莉与美国文学中的欧·亨利[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苏艳;;余国藩《西游记》英译本中诗词全译的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周海燕;;译诗中的“做诗”成分[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5 陆钰明;;多恩诗歌节奏及其翻译初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钱志富;诗歌的可译性[N];文艺报;2005年

2 马焕军;加强形式美学的研究[N];文艺报;2007年

3 赵淑平;“网络写手”何时比肩作家[N];中国妇女报;2004年

4 仲红卫;试论文学的社会整合作用[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艳;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李畅;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文化元素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杰丽;可译性及文学翻译中文化损失的补偿[D];清华大学;2004年

2 陈萍;《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汉译文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佳莹;从李文俊译《喧哗与骚动》看风格的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5 李国芳;论中国古诗的翻译[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莉;论对风格翻译的控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米云辉;从语际翻译中看汉语古典诗歌翻译的抗译性及策略性叛逆[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陈德喜;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模糊性[D];安徽大学;2007年

9 崔璐;论中国古诗英译的再创造性[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杨婷;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64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64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f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