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基于创生取向的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实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1 17:20

  本文选题:创生取向 + 创意思维 ; 参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14期


【摘要】:选择适合创生取向课程观的艺术类专业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企业专家提供的项目资源和要求为参照,要求教师抛弃对原有课程计划"按图索骥"的过程,和学生一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共同参与项目设计,从艺术和技术角度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施,和企业专家共同评价课程项目,最后产生一种新的教育"经验",使高职艺术类专业在融合"艺术性"和"职业性"的路径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abandon the process of "searching according to clues" of the original curriculum plan by referring to the project resources and requirements provided by the enterprise experts 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ing the curriculum,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creation-oriented curriculum view.Participate in project design together with students in 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guide students to implement the project from an artistic and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and evaluate the course project with enterprise experts,Finally, a new kind of educational "experience" is produced, which makes the art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alize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in the way of merging "artistry" and "occupation".
【作者单位】: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创生取向的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实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c/2011/01/41)
【分类号】:G712.3;J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西顺;;“课程创生取向”刍议[J];教育导刊;2011年06期

2 韦冬余;吴义昌;;创生取向课程实施:本质与涵义[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张华;论课程实施的涵义与基本取向[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车宇光;基于创生取向课程实施中的高职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艺泉;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权与责[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乔来明;;整体动态视域下体育课程实施取向解读及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刘昕;;关于体育课程实施若干问题的理论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4 张海宏;刘保垣;;高师院校物理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取向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5 张海宏;刘保垣;;高师院校物理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新方案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6 刘丽群;课程改革 在实施中变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7 胡红杏;;国内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十年深度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2期

8 汪杰锋;;高校专业课汉英双语教学实施路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9 张平丽;宋新克;王德田;;论创生取向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实施策略[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志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价值及实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金玉梅;社会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8 王秀红;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琴;生成性思维视阈下幼儿教师教材处理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文欣;幼儿教师语言领域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董晓玲;中学课程改革内源式发展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赵贺立;重庆市石柱县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汪秀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欢苗;陕西省农村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环境现状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孟颖;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文本转换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陈得军;新疆高中教师新课程认同感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储鹏飞;我国体育(大学)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路;;高职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崔杏芳;;课程创生取向对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4 王佳义;教师“课程实施者”角色初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张瑶娟;饶异伦;;从课程实施的取向看高职教师的角色定位[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蒋衡;西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7 李小红;教师课程创生的缘起、涵义与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8 李小红;;教师课程创生的合理性辩护[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9 唐芬芬;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及影响因素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10 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志红;;艺术创意思维训练探索[J];美术界;2011年05期

2 张会宽;怎样培养学生在平面构成中的创意思维[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王东辉;艺术设计专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探讨[J];齐鲁艺苑;2003年02期

4 张维青;;艺术活动中的创意思维[J];齐鲁艺苑;2010年05期

5 曾耀农;刘婷;;组织传播与艺术传播[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曾耀农;刘婷;;组织传播与艺术传播[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李天义;台昀江;;从理性思维到创意性思维——科学与艺术的交织[J];科学经济社会;2006年03期

8 高迎刚;;“纯艺术”:理解“艺术”概念之限定性与开放性特征的一种途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迈尔·舍皮偌;秦兆凯;;艺术的社会基础[J];美术观察;2007年10期

10 夏宁博;;论艺术传播的特征[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铮;;简论人类文明的艺术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李志宏;;文艺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关系的科学化阐释[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周森甲;;重学毛泽东文艺批评标准理论札记[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张天赐;;正确把握文艺与政治的内在联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5 任愫;;毛泽东诗学思想探索[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6 张居华;;世纪之交文艺批评之魂——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丁秀强;;再谈文艺与政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胡文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认真做好社团工作[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9 汪柏树;;《歙县民间艺术》的特点与价值[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承熙;;毛泽东与金日成“文艺大众化观”比较探究[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希凡;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的完美结合[N];中国人事报;2006年

2 陆天明;且慢祭起您老手中“艺术性”这把钢刀[N];文艺报;2003年

3 单三娅;我国文艺创作呈现大繁荣局面[N];光明日报;2007年

4 陈京松;艺术与商业的“姻”与“缘”[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福建省三明市市长 叶继革;努力创作思想性艺术性相结合的文艺精品[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刘天舒;“行为”不能少了艺术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刘云鹏;从“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所想到的[N];美术报;2006年

8 赵凤兰邋刘修兵 彭蓉;“八艺节”与人民心贴心[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赵凤兰邋彭蓉 肖野 叶建军;“八艺节”六大亮点扮靓人民的节日[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张萧然;三大美学原则:调控收藏品位[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莺;从《哥儿》的译本看文学翻译的艺术性与再创造性[D];厦门大学;2007年

2 杨萍;论文学翻译的科学性—从文体学的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敏;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真福;论报告文学的写人艺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罗寒艳;花间美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杨小芳;艺术再现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石红霞;“三美”齐备谱华章[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小倩;文学翻译的阐释学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琳;泛化与终结的双重变奏[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6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36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c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