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西方教育小说的近代译介与接受

发布时间:2018-04-14 02:00

  本文选题:教育小说 + 政治小说 ; 参考:《小说评论》2012年06期


【摘要】:正20世纪初,翻译文学蔚为大观。维新志士畅言"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新一国之小说",由此引发了企图以小说来教育启蒙民众的"小说界革命",小说从以往的"小道"被推为"文学之最上乘"而空前兴盛,译介并取法外国小说之风盛极一时。在品目繁多的翻译小说中,教育小说被时人大量译介并见诸于当时的报刊,成为值得我们关注的极为特殊的体类。近代西方教育小说的译入不仅丰富了我国传统说部的文体类型,为当时的读者展示了充满瑰丽色彩和异域情调的阅读世界,更为处在新旧杂糅时期的中国文人进行现代教育提供了最初可供借鉴的理想范式。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 th century, translation literature became a great sight.The scholar of the Reformation of New China said, "if you want a new country, you can't afford a new novel." this led to a "novel revolution" that attempted to educate the public with novels, and the novel was promoted from the past "trail" to "the best literature" and flourished unprecedentedly.The style of translating and introducing foreign novels is very popular.Among all kinds of translated novels, educational novels have been widely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in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at that time, and they have become a special genre that deserves our attention.The translation of modern western educational novels not only enriches the stylistic type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chool of thought, but also shows the readers a reading world full of magnificent colors and exotic atmosphere.The modern education of Chinese literati in the period of new and old hybrids provides an ideal paradigm for reference at the beginning.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2010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码为:11YS166
【分类号】:I046;I206.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淞;;从李R既讼窒蠓此肌叭甏蔽难肥樾粗械牧髋杉芄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石现超;徐建华;;自然描写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谭光辉;;论李R既送砥诘奈鞣嚼硐隱J];当代文坛;2011年05期

4 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J];当代文坛;2011年S1期

5 李群;;日本体验与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发生[J];东疆学刊;2011年01期

6 赵华;;从父母专制到婚姻自由——20世纪初婚恋小说的伦理叙事[J];东岳论丛;2011年02期

7 朱水涌;严昕;;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中的闽籍学者[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8 邱焕星;;现代性、近代性[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潘红;;林译小说对中国叙事文体的影响——以《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文本视角特点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林元彪;;魏易的翻译[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单正平;;梁启超文学功能论的再认识[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鑫;晚清标“新”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6 罗滋池;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D];上海大学;2010年

7 贾国宝;传统僧人文学近代以来的转型[D];复旦大学;2011年

8 张霞;出版与近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D];复旦大学;2011年

9 潘红;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翼;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邵会;《茶花女》汉译本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郑立峰;未竟的现代性诉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静;镜像与真相[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杜成煜;见证历史的个人书写[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先宇;李R既诵∷涤搿俺鞘小笔樾碵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丹;探索中国小说的现代性[D];暨南大学;2011年

8 李金凤;清末民初外来文化的传入及对海上画派的影响[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艳丽;北京女高师作家文学创作中的两性关系[D];新疆大学;2011年

10 张玲;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转型及其学科建设意义[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立勤;;读者期待视野关照下的清末政治小说翻译[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何西来;;坚守独立品格[J];中国美术馆;2005年02期

3 郭延礼;近代外国政治小说的翻译[J];齐鲁学刊;1996年04期

4 杨雄琨;;梁启超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事业的发展[J];长白学刊;2008年02期

5 李锋伟;;“西学东渐”与西方文学理论引介的缘起[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高旭东;通向世界文学的桥梁──读《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J];文学评论;2000年01期

7 陈传才;;从百年文论史得到的启示——关于文学价值取向与观念嬗变的审思[J];文艺研究;1997年02期

8 赵炎秋;刘白;;近代中西小说比较中的想象西方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9 魏藏锋;;清末外国小说译介的读者观照[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张亚;;“雅”与“新”的对等——以押川春浪的译介探近代文学雅俗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钱中文;;我国文学理论与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发动——评梁启超的“新民”、“美术人”思想[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祁志祥;;梁启超美学:审美至上的“趣味主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3 胡经之;;梁启超的美学贡献[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梁颂成;;城市文化是催生文学新样式的肥沃土壤[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雷达;当今文学审美趋向辨析(下)[N];光明日报;2004年

2 吴伟忠;藏市“黑马”月份牌画[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丁宝德;文艺不应遗忘普通劳动者[N];人民日报;2007年

4 吴泽泉;从“天下”到“全球”[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吴为山;艺术创新急需摆脱负面因素[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吴为山;“假大空”与浮躁心理阻碍艺术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 朱青生;当代艺术现象的传统根源[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丁国旗;回归作为艺术教育的文学教育[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晓舟;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满;中西教育小说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刘余梅;严复译本《社会通诠》赞助人因素的考察[D];贵州大学;2007年

3 王苏;试论近现代知识精英对艺术正义的批判[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4 吕小莉;《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基督教文化的译介[D];安徽大学;2011年

5 金菊;中国现代美学中的艺术游戏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王雪舟;文学作品中的伦理边界问题探讨[D];南华大学;2011年

7 沈亚男;伍光建译《侠隐记》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王之杰;从历史有效性看两位译者汉译Uncle Tom's Cabin[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峰;林纾翻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余静;近代中国留日学生俄罗斯文学翻译简论[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47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47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