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判断力的几个因素

发布时间:2018-04-23 15:20

  本文选题:中国当代艺术 + 判断力 ; 参考:《艺术百家》2012年S2期


【摘要】:从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来,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解读和判断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深入。本文试从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判断力的因素,即艺术家个性创作体验,体制、评委与评论家,拍卖与收藏,大众审美四个方面入手,探讨这些因素对中国当代艺术判断力的影响及其利弊。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present 30 years, the interpretation and judg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have gradually deepe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tries to start with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judg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that is, the experience of the artist's personality creation, the system, the judges and critics, the auction and collection, and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the mas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ic judgment and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1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河清;;“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笔谈讨论(56)——“中国当代艺术”是中国制造的西方艺术(《艺术的阴谋》第八章)[J];美术;2006年01期

2 李峰;;中国当代艺术之收藏——兼及2006春中国油画拍卖回顾[J];东方艺术;2006年13期

3 陈荣义;;转身看见美丽——盘点2006中国当代艺术[J];艺术评论;2006年12期

4 张哲;苏海平;;当代艺术收藏 昂贵的热情[J];中国电子商务;2007年03期

5 潘欣信;;潮流至上 中国当代艺术何以春风得意[J];大美术;2007年05期

6 王葳;;亚洲当代艺术新视点——写在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后[J];东方艺术;2007年19期

7 周文翰;Lois Greenfield;;当“新潮”成为“经典”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J];明日风尚(生活态度);2007年12期

8 ;“艺术慈善中国·2008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拉开序幕[J];艺术与投资;2008年08期

9 周功华;;走出文化表征 走向文化表达——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质疑[J];东方艺术;2008年20期

10 ;“价格涨了两千倍”中国当代艺术品缘何被炒如此之高?[J];中国乡镇企业;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凡;;长不大的青春期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及其危险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马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经济学观照:回顾与展望[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彭肜;;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策略[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封振国;;美丽的形式——谈新锐艺术及其存在的当代艺术精神状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裴临风;;边缘地带——有感于贵州当代艺术的现状、处境及其它[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道广;;艺术活动及审美对社会文化基调的影响[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7 黄翊;;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双性同体”符号的分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8 赵炎;;解构的“新历史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及批评历史意识的一种反思[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9 张保守;;文学不能忘记生活[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邱正伦;;新人本主义,中国当代艺术美学的主流趋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牟建平;当代艺术是否“昙花一现”?[N];北京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明慧;当代艺术离大众有多远[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邱家和;两大巨头共同发力中国当代艺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陈念;中国当代艺术步入多事之秋[N];中国商报;2006年

5 本报艺术投资分析员 学东;中国当代艺术接近完整“拍卖链条”[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高鸿;走在锋刃上的中国当代艺术[N];美术报;2008年

7 Mont Sant Micheal;中国当代艺术奖:老瓶装新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夏彦国;印尼华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热情不减[N];北京商报;2009年

9 文化部副部长 王文章;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建构自身的当代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万春;“共同渡过·中国当代艺术界赈灾义拍”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姜倩;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D];复旦大学;2006年

3 张皓;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孙大棠;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观众”与“西方”[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王大治;扣响可能之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鸿渊;东施效颦[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5 庞茜之;论女性主义翻译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8年

6 聂琦峰;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中国因素[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7 朴雨龙;亚里士多德艺术理论探析[D];延边大学;2007年

8 唐芮;艾特玛托夫在中国[D];湘潭大学;2005年

9 曾彦斌;回到本地[D];中山大学;2004年

10 朱光伟;文学语言与电子媒介关系初探[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92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92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1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