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会议综述

发布时间:2018-04-23 19:05

  本文选题:中国当代艺术 + 研究中心 ; 参考:《美苑》2012年04期


【摘要】:正2012年4月24日下午,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授牌暨首批专家聘任仪式在文化部309会议室隆重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土文章出席仪式,为两个国家美术研究中心授牌并为中心主任颁发了聘书。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出任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担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为山还兼任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丁宁、水天中、牛克诚、王镛、王林、上端廷、王璜生、朱青生、孙振华、邵大箴、李小山、吴为山、张敢、杨振囤、尚辉、罗一平、范迪安、郑工、贾方舟、高天民、诸迪和鲁虹等22位知名学者作为国
[Abstract]:On the afternoon of April 24, 2012,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Modern Art Studies,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Studies, and the first batch of experts' appointment ceremony were solemnly held in Conference Room 309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Two national art research centers were licensed and letters of appointment were issued to the directors of the centres. Dong Wei, Director of the Art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is the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Studies and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Studies; 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Art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Zhu Di; and the curator of the Chinese Art Museum, Fan Dian, Wu Weishan,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Fine Art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rt, served as deputy director of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while Wu was also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Studies. Ding Ning, Shuitian Zhong, Niu Kecheng, Wang Yong, Wang Lin, Shangduanting, Wang Huangsheng, Zhu Qingsheng, Sun Zhenhua, Shao Dazheng, Li Xiao, Wu Weishan, Zhang Gan, Yang Zhenjian, Shang Hui, Luo Yiping, Fan Dian, Zheng Gong, Jia Fangzhou, Gao Tianmin, Zhudi, Lu Hong and 22 famous scholars as countries
【分类号】:J1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峰;;中国当代艺术之收藏——兼及2006春中国油画拍卖回顾[J];东方艺术;2006年13期

2 陈荣义;;转身看见美丽——盘点2006中国当代艺术[J];艺术评论;2006年12期

3 张哲;苏海平;;当代艺术收藏 昂贵的热情[J];中国电子商务;2007年03期

4 潘欣信;;潮流至上 中国当代艺术何以春风得意[J];大美术;2007年05期

5 王葳;;亚洲当代艺术新视点——写在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后[J];东方艺术;2007年19期

6 周文翰;Lois Greenfield;;当“新潮”成为“经典”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J];明日风尚(生活态度);2007年12期

7 ;“艺术慈善中国·2008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拉开序幕[J];艺术与投资;2008年08期

8 周功华;;走出文化表征 走向文化表达——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质疑[J];东方艺术;2008年20期

9 ;“价格涨了两千倍”中国当代艺术品缘何被炒如此之高?[J];中国乡镇企业;2008年11期

10 ;卷首语[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凡;;长不大的青春期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及其危险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马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经济学观照:回顾与展望[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彭肜;;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策略[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封振国;;美丽的形式——谈新锐艺术及其存在的当代艺术精神状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裴临风;;边缘地带——有感于贵州当代艺术的现状、处境及其它[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徐勇民;;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引导社会——面向中国经济与文化建设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赵炎;;解构的“新历史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及批评历史意识的一种反思[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9 黄翊;;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双性同体”符号的分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10 邱正伦;;新人本主义,中国当代艺术美学的主流趋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牟建平;当代艺术是否“昙花一现”?[N];北京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明慧;当代艺术离大众有多远[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邱家和;两大巨头共同发力中国当代艺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陈念;中国当代艺术步入多事之秋[N];中国商报;2006年

5 本报艺术投资分析员 学东;中国当代艺术接近完整“拍卖链条”[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高鸿;走在锋刃上的中国当代艺术[N];美术报;2008年

7 Mont Sant Micheal;中国当代艺术奖:老瓶装新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夏彦国;印尼华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热情不减[N];北京商报;2009年

9 文化部副部长 王文章;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建构自身的当代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万春;“共同渡过·中国当代艺术界赈灾义拍”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皓;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华侨;艺术存在论的争议及其方法[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孙大棠;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观众”与“西方”[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王大治;扣响可能之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鸿渊;东施效颦[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5 聂琦峰;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中国因素[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6 曾彦斌;回到本地[D];中山大学;2004年

7 亢亮;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盲目性[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8 魏津;中国当代艺术中情色问题的表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暾;对中国当代艺术后殖民化的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马平;论中国当代艺术语言建构及价值评定[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93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93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1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