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艺术物化与艺术批评“被物化”

发布时间:2018-04-24 19:02

  本文选题:艺术批评 + 艺术产业 ; 参考:《艺术评论》2012年04期


【摘要】:正虽然我们无法让每一个在场者态度首肯,但总体而言,艺术正在旷日持久的世界市场事态和越陷越深的人类去精神化事态面前走向全面物化。艺术物化所呈现出来的符号骚乱、主体迷失、意义去存以及消费快感对审美愉悦的置换、商品存在形态对作品存在形态的置换、价格尺度对价值尺度的置换等,正在极端
[Abstract]:Although we can not get everyone present attitude approval, but in general, art is in the face of the protracted world market events and the deepening despiritation of mankind toward the full materialization of events. The symbol disturbance, the loss of the subject, the loss of the meaning,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consumption pleasure for the aesthetic pleasure, the replacement of the existence form of the commodity to the existence form of the work, the replacement of the price scale to the value scale, etc., are at the extreme.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政策研究中心;
【分类号】:J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书瀛;艺术与生活:并未合一[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李衍柱;艺术的黄昏与黎明[J];东方论坛;2004年04期

3 王波;艺术终结论的警钟[J];东方论坛;2004年04期

4 汪代明,刘志荣;关于电子游戏艺术的思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周韵;先锋派的两个现代面相[J];江汉论坛;2005年11期

6 汪代明;电子游戏,艺术的终结者?[J];理论与创作;2003年05期

7 苏琪;艺术:人类永恒的精神需要[J];齐鲁艺苑;2004年04期

8 袁愈宗;数字化时代:艺术(包括文学)还会继续存在吗?[J];山东文学;2005年06期

9 殷曼i_;;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艺术“命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刁杰;关于“艺术终结”的思考[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2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4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亚民;罗杰·弗莱形式—文化的艺术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雍青;寻求一种言说的方式[D];武汉大学;2006年

8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10 覃京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辰;走向多元主义的艺术视野[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2 吕林蓉;荒诞:西方现代绘画中的裂变与表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温洋;雕塑与建筑—雕塑艺术中的建筑联系[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马大勇;后现代主义文本观对壁画创作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5年

5 卢晓;艺术的终结与转型[D];武汉大学;2005年

6 孙琳;泛化与终结的双重变奏[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思;对中国当代油画中“差异”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付雯;艺术终结了吗?[D];山东大学;2006年

9 马岩;论视觉文化时代下的文学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泳儒;莫迪利阿尼女像作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万里;当代艺术批评:存在价值和批评指向[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1期

2 刘柒否;;艺术批评与人文学科——回应宋伟光先生的《哲学是艺术吗?》[J];雕塑;2011年02期

3 刘连群;双重角色的两面感受[J];上海艺术家;1995年05期

4 杨小彦;话语喧哗与失语焦虑——艺术批评中的学理背景与学术规范[J];美术研究;1997年01期

5 尹丹;孙振华;;批评仅仅是一种表达——对艺术批评家孙振华的采访[J];山花;2006年04期

6 蓝凡;;艺术的批评与批评的艺术[J];中华艺术论丛;2008年00期

7 沙鑫;;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视野[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5期

8 ;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当代艺术与批评”有奖征文[J];世界美术;2008年02期

9 ;中国艺术批评网与《新视觉》、《山花》杂志联合强势推出“无限危机:世界艺术家最后的视觉盛宴”作品联展[J];山花;2009年06期

10 李心峰;艺术批评——艺术审美理想的调节机制[J];文艺研究;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丁涛;;艺术批评的尺度[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威;;标准的缺失——关于后现代语境中的艺术标准问题[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克·斯拜格勒 伤郢;艺术批评还有市场吗?[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艺术中国网站总监 于洋;艺术批评的“媒体化”与艺术媒体的“批评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李心沫;艺术批评需要新秩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王秀雄;打开艺术批评的视野[N];文艺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楠;发展艺术产业呼声渐高[N];工人日报;2000年

6 卢缓;艺术批评:边界和规范[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杨琳;台湾画廊博览会产业迈向国际化[N];上海证券报;2009年

8 卢缓;有没有一种“80后”批评[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湖北美术学院 吴小莲;艺术产业化与“两型社会”发展[N];湖北日报;2010年

10 楚勉;面对艺术市场,艺术批评请大胆发声[N];中国艺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冬梅;产业化旋流中的艺术生产——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探索[D];复旦大学;2004年

2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4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5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张波;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炎;现实的批评与超现实的虚幻[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陶铮;论罗莎琳·克劳斯结构主义时期的艺术批评[D];浙江大学;2011年

3 洪潇亭;法国艺术展览与现代艺术批评的兴起[1850-1863][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4 秦韵佳;试论罗杰·弗莱艺术批评的特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何阿珠;艺术产业背景下的艺术定位问题[D];厦门大学;2008年

6 叶丹;立场[D];中国美术学院;2004年

7 朱玉芬;莫里斯·魏兹“反本质主义艺术观”批判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娄轩;创意产业之北京艺术群落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9 卢昕昕;论数字技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瑞;关于当代中国大众艺术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思考[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97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97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1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