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评王朝元主编的《文艺学概论》

发布时间:2018-04-24 22:45

  本文选题:文艺学教材 + 文学发展 ; 参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摘要】: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对探求文艺创作规律、欣赏规律的文艺学尤其是文艺学教材来说,提出了内强品质、外重实践、内外兼修的更高要求。自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建
[Abstract]:Wang Guowei said in ci on Earth: "the poet must enter the universe and go beyond it." It can be written because it is in it. Outside, it is possible to observe it. In it, there is life; outside, there is high. " 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literature and art, especially literature and art teaching materials, which seek for the law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d appreciate the law of literature and art, such 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y, external emphasis on practice,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vis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惠州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鹰;;美学与文学理论——对当前几个流行命题的反思[J];文艺研究;2006年10期

2 黄兵;;浅析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3 钟闻;文艺学教材及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综述[J];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06期

4 张亚骥;;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生、发展及论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王家发;陈慧;;苏联文艺学教材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教材吗?——季摩菲耶夫《文学原理》与毕达可夫《文艺学引论》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5期

6 李秀萍;关于建国以来文艺学教材建设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孟繁华;;激进时代的大学文艺学教育(1949~1978)[续][J];文学前沿;2000年01期

8 钱中文;;特约评论人语[J];文史哲;2008年04期

9 刘科军;;大学文艺学教学的改革思路:语境化与学科互涉[J];学习月刊;2010年03期

10 胡友峰;;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理论知识空间的重组[J];文学评论;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东风;;我的文艺学教材理念[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后记[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李龙;;文学理论的“问题性”:语境和方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吴子林;;文学与政治的双重迷失——“文革”时期文学理论及其反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5 谢明华;;“登高能赋”和“登高必赋”两说与刘勰文学理论的传承关系[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6 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钱中文;;我国文学理论与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发动——评梁启超的“新民”、“美术人”思想[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林恒青;;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运动对周作人后期思想、文学理论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杜吉刚;;反思要素的缺失——中国现代性文论建构中的艾布拉姆斯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于壮;;作为文学理论媒介的书信——以簌石、子规通信为例[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人 崔立秋 特邀嘉宾 李茂民 魏鹏举 付国锋;文学理论学科性之反思[N];河北日报;2002年

2 张克明;开拓文学理论的研究视野和空间[N];文艺报;2002年

3 余虹 马元龙;意识形态·知识·底层[N];文艺报;2007年

4 张炯;学习和发扬邓小平的文学理论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刘斯奋;我们是否还需要文学理论?[N];文艺报;2004年

6 刘军;关注文学理论的自觉性[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辛楠;对文论前沿问题的思考[N];文艺报;2010年

8 国理;我国学人积极参与国际文学理论对话[N];文学报;2001年

9 孙绍振 陈良运 南帆;重建文学理论学科是时候了[N];文艺报;2000年

10 何群;文化研究中的文学理论[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映冰;审美意识形态的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2 肖寒;革命的政治批评[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光慧;超越文化政治:走向宗教伦理的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5 高明峰;北宋经学与文学[D];扬州大学;2005年

6 李胜清;文艺意识形态性的实践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赵大军;儿童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文治芳;论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D];山东大学;2009年

9 谢旭;王学与中晚明文学理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徐志强;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范式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雪;文学与音乐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闫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玲;在探索中前行[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天保;伊格尔顿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彬杰;文艺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论争:维特根斯坦与中国[D];西南大学;2011年

6 陈粤;回到文学本身——大文化研究批判[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琳;制度化的文学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炎萍;异质性[D];河南大学;2006年

9 韩克永;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理论思想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10 李竟;再论苏州评弹的“表”[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8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98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2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