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文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看文学课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8-04-27 05:40

  本文选题:文学教育 + 功能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10期


【摘要】:文学教育的功能大致包括:净化心灵,提高人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判断力,激发人的想象力,增强人的创造性和创造欲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历史洞察力;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论拓展能力,培养个体开阔的理论视野,促使个体完成从工具式人才向综合性人才的提升。文学教育的特点是强调感悟的沉潜和思维的操练。欲实现上述功能,文学课需遵循文学教育特点,关注两个转向,即从开发外在感知能力转为开发内在想象能力,从探究式转向涵咏式。
[Abstract]:The functions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include: purify the mind, improve the artistic feeling and aesthetic judgment of human, stimulate the imagination of people, enhance the creativity and desire of people,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discover problems, analyze the problems, solve the problems, especially the historical insight, train the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the human, expand the ability of the theory, and cultivate the open individual. The theoretical field of vision encourages the individual to complete the promotion from the tool type talent to the comprehensive tal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erary education are the emphasis on the insight and the practice of thinking.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above functions, the literature class should foll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wo turns, that i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external perception to the inner imagination, and from the inquiry. To the culvert.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4;G6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潘晓彦;思维方式与诗词鉴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陈明华;文学教育:一种价值的叩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李醒民;彭加勒科学方法论的特色[J];哲学研究;198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民治;爱因斯坦的科学美学思想探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冀睿;对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法律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罗国干!南宁;编辑知识结构重组论[J];编辑之友;1999年06期

4 李桂花;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因素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闫顺利;;对逆境的哲学反思[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杨萍;清代女性词中女性意识的觉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管宁;先锋小说:人性描写的虚拟化倾向[J];东南学术;2000年06期

8 李醒民;彭加勒的数学哲学思想[J];大自然探索;1987年01期

9 李醒民;;论科学美和数学美[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10 黄轩庄;青少年人格教育对策的优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兰芬;王永明;;从人的全面发展看科技的伦理禁区[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明晖;庞加莱在中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3 苏鸿;迈向意义的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陆书环;数学史上的“问题解决”及其HPM视域下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容;余华“民间小说”的文化内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晶晶;论福柯的话语及话语下的文学[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付晓男;创造性思维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初探[D];吉林大学;2004年

4 邱玉敏;苏童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强;如何搞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志国;经济人与道德人之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龙桂杰;体验科技[D];广西大学;2005年

8 李俊;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教育的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付强;刑讯逼供现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缪倩;论苏童小说的意象世界[D];华侨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婷;美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2 刘朔,刘颖;英国的思维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帅培天;教学方法在美国课堂[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4 刘淼,韩晓蕾;美国的语文教育[J];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昊;;文本语境与复义[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李芳;朱丽娜;董丽;;后网络时代大学文学教育随想[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3 刘伟林;;神思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坤;;西方思维与文学教育的理论基点批判[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5 葛红兵;许道军;;中国创意写作学学科建构论纲[J];探索与争鸣;2011年06期

6 张大为;;走向理论的深处——关于“元文论”的若干问题[J];文艺评论;2011年05期

7 刘伟;;从医学的角度反观艺术 以艺术的角度反观医学[J];艺术.生活;2011年03期

8 毛艳;;高校艺术教育对培养和谐人格、和谐社会建设之价值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9 ;孙连刚论当代艺术摘编[J];中国拍卖;2010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葛红兵;;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2 赵牧;;文学教育:关乎我们的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3 金星;;文学教育路正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4 朱水涌;;我们需要文学教育[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铁舞;创意写作可以利用文学,但≠文学教育全部[N];文学报;2010年

2 赵牧;文学教育:关乎我们的未来?[N];文学报;2010年

3 赖大仁;当今何以还需要文学教育[N];文艺报;2011年

4 谭旭东;文学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N];文艺报;2011年

5 丁国旗;回归作为艺术教育的文学教育[N];文艺报;2011年

6 古风 贺巧梅;从“利用文学”到“不教为教”[N];文艺报;2011年

7 赵俊贤;期待文学教育不断优化[N];文艺报;2011年

8 葛永海;“文学教育”的总结与反思[N];文艺报;2011年

9 颜敏;语言与思想之于文学教育[N];文艺报;2011年

10 本版编辑邋姚文放 佴荣本 古风 苏保华;文学教育与文学的社会功能和现实价值[N];文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春;中国文学教育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D];苏州大学;2009年

2 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丽英;论诗歌隐喻的特点、分类及功能[D];湘潭大学;2005年

2 陈永明;诗歌意象管窥[D];郑州大学;2005年

3 刘长春;环境色彩设计[D];东南大学;2005年

4 蓝世梅;文学解读理论与文学价值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钱林晓;对大学非文学专业的文学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吴建华;《红楼梦》的预叙和David Hawkes的处理[D];安徽大学;2006年

7 张红芸;《红楼梦》及其英译本单称指示代词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马江陵;论造型艺术语言中材料功能的转变[D];河南大学;2008年

9 张抗抗;汉字在作家语言创作中的功能[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王之博;看图说话[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809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09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2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