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叙事意象的审美生成

发布时间:2018-05-14 09:46

  本文选题:叙事意象 + 审美生成 ; 参考:《文艺评论》2012年05期


【摘要】:正叙事意象是杨义先生首次提炼出的中国叙事学的独特范畴。如其所言:中国叙事文学之有意象,"犹如地脉之有矿藏,一种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密码之矿藏"。①叙事意象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意象思维和意象审美方式的产物,携带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基因,是一种"文化意义的审美
[Abstract]:Positive narrative image is the unique category of Chinese narratology extracted by Yang Yi for the first time. As it says: there are images in Chinese narrative literature, "like the mineral deposits of the earth veins, a mineral deposit with rich cultural codes" .1 the narrative image is the product of the unique image thinking and the aesthetic way of imag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arrying a unique gene of Chinese culture, it is a kind of "cultural sense of aesthetic"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I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长林;;汉语、汉字与意象思维[J];汉字文化;2006年05期

2 孙延军;;中国传统意象性思维的当代价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汪树东;;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桃花源原型[J];学术交流;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维;;美难而不难对于美——庄子的“天籁”说及其美学意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周维;;庄子的“天籁”说及其美学意义[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谢建军;;美学意象理论研究视角探析[J];美术大观;2010年01期

4 鲁杰;张其成;;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医意象思维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10期

5 吴怀祺;;《周易》的意象思维与历史解喻[J];史学史研究;2009年03期

6 王南n\;;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意蕴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建军;书法美学意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谭颖颖;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云萍;汉字“象”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解笑阳;欠发达地区乡村体验旅游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籍康;意象思维于《黄帝内经》中的表现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4 胡洪韦;基于意象理论的济南市芙蓉街旅游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超;道家生存哲学与1980年代中国文学[D];河北大学;2011年

6 王晓兰;主题公园主题演绎与载体设计及其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邱云;论艾米·洛威尔汉诗英译集《松花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振江;中国德育传统与当代中学德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夏良清;沈从文四十年代的文学选择[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孟义芳;城市旅游意象与形象差异化定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光耀;;《赵氏孤儿》缘何西传?[J];艺术教育;2004年02期

2 曾耀农;;艺术中的隐与显[J];艺术·生活;2001年03期

3 王剑涯;;亦庄亦谐臻佛艺[J];上海工艺美术;2011年02期

4 任卫新;王晓岭;朱海;印青;沈晨;何燕敏;孙天卫;柳刚;;《我们的旗帜》主创人员创作谈[J];艺术评论;2011年07期

5 王祖基;;论小说语言与小说人物[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6 徐培玲;;大文化观背景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状态[J];大家;2011年15期

7 ;论摘[J];美术;2011年06期

8 罗拥军;;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艺术[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年03期

9 刘婷婷;;哈代与艾青战争诗主题比较研究[J];学理论;2011年17期

10 梁慧s,

本文编号:1887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87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c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