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艺术形式不仅仅有意味

发布时间:2018-05-14 14:47

  本文选题:艺术形式 + 内容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摘要】:艺术形式一直是文艺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因为在林林总总的文艺探讨中,它总是能把思路引向文艺的本体及其最重要的特质,于是有了"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内容是有意味的形式"等话题,不过,由于受到"二元论"思维方式的束缚,相关的讨论和探索亦难以脱出辩证和相互依存的窠臼,展现出更丰富的内容。但是,如果从气息与节奏入手,引入老子"大象无形"的观念,可以看到形式不仅仅有意味,而且是艺术生命展现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类诗意的踪迹所在。
[Abstract]:Art form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art, because it can always lead the thinking to the Noumen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its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xtensive discuss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As a result, there are topics such as "art form is not only form", "content is meaningful form" and other topics. However,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dualism" thinking mode, relevant discussions and exploration are also difficult to get rid of dialectical and interdependent stereotypes. Show a greater variety of content. However, if we start with breath and rhythm and introduce Laozi's concept of "elephant invisible", we can see that form is not only meaningful, but also the basic existence mode of artistic life, and the trace of human poetic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J0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立春;;论本雅明的艺术本质和发展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郑岁黎;胡晓红;;浅析象罔是意象而非意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高蔚;;天地元声:诗的原初生命形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3 盛国荣;;论技术的社会活动过程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志伟;;技术活动与人的生成——兼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孙筱泠;;责任与应答——海德格尔原伦理学初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夏莹;;生产的镜像逻辑与西方形而上学批判——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观念批判辩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姚凯;;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启示[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董丽云;;悠游之丛林——海德格尔与艾柯阐释观比较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顾颖;;论汉画像乐舞图的悲剧精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隋晓荻;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刘洋;民国前期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潘红英;时政深度报道的传播符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璐;解读中国电视场域下的新型真人秀娱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美学的根本对立——评工农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看法[J];美术;1964年05期

2 张遗;《画语拾零》质疑[J];美术;1981年12期

3 王元骧;文艺内容与形式之我见[J];高校理论战线;1992年05期

4 王元骧;文艺作品形式对内容的规定性[J];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01期

5 寇养厚;;孔子论文艺的内容与形式[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6 翟墨;支持对艺术形式的探索[J];美术;1981年02期

7 姜百瑞;;就阎丁尼的中国画《求索》谈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J];艺术教育;2010年07期

8 谢福铨;;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审美性统一[J];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02期

9 巨云和;;艺术创作过程的一体性[J];艺术教育;2007年07期

10 孙川;就《简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一文向王宁一同志请教[J];人民音乐;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高恒文;;废名的诗:深玄的思想特征及其艺术形式[A];中国现代诗歌的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恒文;;废名的诗:深玄的思想特征及其艺术形式[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迟洪燕;;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肖玉洁;李万军;;浅析楚漆器的广泛应用[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6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C];2011年

5 殷春生;;加强当前气象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第四届气象科普论坛[C];2011年

6 李乐平;;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高峰——论郭沫若《女神》的历史地位[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7 董衡巽;;美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启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 兴;浅谈社区体育的特点[N];张掖日报;2006年

2 ;匹配沟通的内容与形式[N];电脑商报;2004年

3 刘绍本;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N];河北日报;2002年

4 老丁;一场关于内容与形式的讨论[N];中国文物报;2000年

5 邓堪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应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N];中国工商报;2005年

6 ;APEC经济一体化的内容与形式之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7 李文启;寻找精当的艺术形式[N];文艺报;2007年

8 易艳刚;内容与形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南方日报记者 郭珊 蒲荔子;以文化艺术形式传播广东形象[N];南方日报;2010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所有艺术形式皆有关联[N];深圳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萌萌;幻象与现实·真实与虚假[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2 肖路;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探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叶剑青;“气息”消失之后的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卢婧;《金色笔记》的艺术形式与作者莱辛的人生体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雪辉;元杂剧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罗良功;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吕文丽;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8 梅丽;作为解放手段的文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冬珍;《风》诗艺术特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小伟;时装化首饰的特征与表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孟宪爽;基督教文化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范万武;洛阳唐三彩艺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窦凤圆;论写生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性[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丹宁;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式[D];天津大学;2004年

6 张鑫;宗白华中西比较中的“世界美学”视野[D];西北大学;2006年

7 姜源;浅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油画“民族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肖颖U,

本文编号:1888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88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5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