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学术批评抑或政治斗争——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的论争及其反思

发布时间:2018-05-15 04:32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 + 形式主义 ; 参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摘要】:20世纪20年代苏联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之间发生了一场长达十年的论争,文章主要对这场论争的产生、过程、结果和原因进行考察和反思,进而探讨二者对话的可能性。俄国形式主义与十月革命同年发生,这就注定了二者之间必然产生纠缠不清的复杂关系。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使俄国形式主义最终消亡,也使大多数形式主义者长期处于自我省思和批判之中。这场论争已经超出了学术批评的限度而具有政治斗争的色彩。"形社者"、巴赫金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进行了对话的尝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学术立场上进行平等对话应该成为推动文学理论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Abstract]:In 1920s, there was a debate between the Soviet Marx doctrine and Russian formalism for ten years. The article mainly inspected and rethought the emergence, process, result and reason of the controversy, and then discusse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two dialogues. The Russian formalism and the October revolution were in the same year, which was doomed to the inevitable between the two. The criticism of the Marx doctrine makes the Russian formalism die out,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formalists are in self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for a long time. The controversy has gone beyond the limits of academic criticism and has the color of political struggle. "Form society", Bakhtin and late Marx are in horses. The attempt of dialogue between Kyth and formalism has been made, and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An equal dialogue from the academic standpoint sh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heor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ZW0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10491610)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10GN001)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谢·涅博里辛;周启超;;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在西方文论界的“旅行”[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年02期

2 杨建刚;;在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对话——巴赫金学术研究的立场、方法与意义[J];文学评论;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守义;何旺生;;以批评建理论——关于当前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苏维娜;;陌生化的审美之维——读《致羞涩的情人》管窥陌生化的艺术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李树松;;简单之美——评彭斯的《约翰·安德森,我的爱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4 魏远征;岁时节日在《金瓶梅》中的叙事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闫听;;反思文学理论:从“本质诉求”到“反本质主义”诉求[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金永兵;文学理论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冯毓云;艺术即陌生化——论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审美价值[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9 闫听;;反思“反本质主义”:从文学理论到文化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张广海;;论鲁迅对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接受[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立群;;“功用与审美”的“二律背反”——论中国新诗写作与“政治”的关系[A];新世纪中国新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光祖;;批评的底线伦理与批评家理论主体的建构[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6)[C];2005年

3 吴敏;;试论周扬等延安文人的思想“突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4 孙霞;陈国恩;;1928—1934年文学论争与俄苏文学文论传播中的期刊[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建明;论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灵强;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生成与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琳;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炳中;论现代散文理论批评的个性说[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锋;“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海燕;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D];上海大学;2010年

7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8 李梅英;“新批评”诗歌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宁莎;当代艺术综合媒介材料蕴含的人文信息探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2 吴寿欢;《东方杂志》(1918-1926年)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李恒华;电脑广告语言层级分析及形容词的个案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4 刘少姬;论弗吉尼亚·伍尔夫散文随笔中的文学批评观[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良;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选择与变异[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利达;《白鲸》的陌生化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李霞;别求新声于异邦[D];苏州大学;2011年

8 田晓庆;《我们》的新现实主义特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盼盼;新疆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肖W,

本文编号:1890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90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