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对视觉传达媒介的启示
本文选题:现代艺术 + 艺术设计 ; 参考:《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硕士论文
【摘要】:材料是艺术设计的媒介,是设计概念的物化。而现代艺术多元化的创作思维与形式生动地体现了艺术家的艺术素养与社会责任,同时,对于材料的运用与研究为艺术样式的试验提供了借鉴的可能。视觉传达毫无疑问更是应该从现代艺术对媒介探索的成果中吸取营养,借鉴其勇于开拓、大胆实验的精神及对待创作作品的态度和责任。 本文切换了相对典范的现代艺术作品及艺术家在创作上的重大影响,印证“媒介信息”材料本身的魅力亦是“有意味的形式”,本身就是信息。同时也强调了一切艺术创作的时间与行为过程都与材料本身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体,都应归类于艺术创作与艺术设计作品的整合。从而促进艺术设计新材介的发展,,使设计作品更具生命力。
[Abstract]:Material is the medium of art design and the materialization of design concept. The diversified creative thinking and form of modern art vividly reflect the artist's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materials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experiment of artistic styl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visual communication should absorb nutrition from the achievements of modern art in media exploration, draw lessons from its courage to open up, boldly experiment spirit and attitude and responsibility towards creative work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hanges the relative model of modern art works and the great influence of artists on creation, and proves that the charm of "media information" material itself is also "meaningful form", which is information itself.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mphasizes that all the time and process of artistic creation form a whole system with the material itself, which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the integration of artistic creation and art design work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rt design materials, design works more vitality.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君;论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新趋势[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2 彭慧;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彭超;;浅析现代装饰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4 刘朝辉,李利;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的精神性浅探[J];艺术百家;2003年03期
5 冯信群;素描与创造性思维——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再认识[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梅映雪;中国艺术设计百年史鉴——读《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启示[J];美术;2003年06期
7 隋建明;艺术设计教学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年01期
8 张小丁;刍议艺术设计史论课[J];音乐探索;2000年02期
9 张道一;设计在谋[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王建丽;;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色彩的结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笑尘;;教你几招 祝你腾飞——高职艺术设计毕业生增加就业机率的策略分析[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聂鑫;;艺术设计形式语言在设计中的应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李全;;艺术设计中形象思维的特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刘毅;;“观看”的取消——以凝视为开端的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5 王汉洲;;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6 张涵莉;;新时代艺术设计的展望[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赵平垣;;第十四章 都市艺术(建筑、雕塑和艺术设计)提纲[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士琦;;新时期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的回顾与展望[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9 陈永维;;艺术设计的色彩运用研究[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蔡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建敏;“无设计”——陈列艺术设计应追求的最佳境界[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庄吟;《装饰》引领艺术设计未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3 记者 马效军;甘肃高校艺术类单招录取分数线划定[N];甘肃日报;2006年
4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 曹方 书装设计家 本版特约主持 现供职于江苏教育出版社 周晨;汉字艺术设计的文化魅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5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郑宏;艺术设计城市景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6 玉玉;丹麦艺术设计新理念[N];四川日报;2000年
7 高照;品育英学院07年毕业生艺术设计[N];美术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毅利 实习生 范丹珂;给土织布以文化的内涵[N];陕西日报;2010年
9 潘红萍;设计的力量[N];美术报;2004年
10 姚瑶;如何实现珠宝专业人才的供需平衡[N];中国黄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期光;现代艺术框架中的中国现代建筑艺术性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许大海;汉代艺术设计思想要义[D];苏州大学;2005年
3 李云刚;非同一性与艺术:阿多诺的艺术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易西多;艺术设计目标系统法设计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陈亚民;罗杰·弗莱形式—文化的艺术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孙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9 汪田明;中国龙的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巍巍;二十世纪早期的现代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4年
2 王进东;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梁智龙;设计基础课程与现代艺术的创造性思维[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颖;“脸”在造型艺术中的形态语义探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5 张滨;现代艺术与传统的剥离[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6 彭艳霞;艺术设计教育之审美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飞;艺术设计符号的形式、意义及运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王文广;晚明艺术设计“世俗之风”论析[D];苏州大学;2007年
9 徐兴;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谢钰;云南锡工艺品艺术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24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2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