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谢林前期艺术哲学初探

发布时间:2018-05-25 08:35

  本文选题:谢林 + 艺术哲学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摘要】:谢林前期的艺术哲学观中,艺术位于整个哲学体系的顶点。艺术哲学不是作为艺术原理的解释,而成了真正的哲学。这种哲学存在于美感直观,通过美感直观,触及本原存在——绝对同一。而美感直观是理智直观的客观化,其所以可能,源自谢林对自然的重新认识与定位。
[Abstract]:In Schelling's early view of art philosophy, art lies at the apex of the whole philosophy system. Art philosophy is not an explanation of art principle, but a true philosophy. This kind of philosophy exists in aesthetic sense intuitionistic, through aesthetic sense intuitionistic, touch original being-absolute identity. Aesthetic intuitionism is the objective of rational intuition.Therefore, it comes from Schelling's reunderstanding and orientation of nature.
【作者单位】: 江苏凤凰出版集团
【分类号】:J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广华;;走出黑格尔体系的迷宫——一个另类的解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蒋天平,肖云华;汉诗英译中的人称可译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余卫国;;中国哲学范式原创建构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8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斌;手球运动情境中直觉决策的实验研究与运动直觉理论的初步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10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泉明;;理解艺术哲学[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2 彭强民;;论审美生态中的美育家丰子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刘绪源;;艺术是神圣的——读《像自由一样美丽》[J];杂文选刊(职场版);2008年03期

4 赵婷;;论丹纳《艺术哲学》的“三要素”[J];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

5 先刚;;黑格尔和谢林论中国在“普遍历史”中的地位[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夏艳;;宗白华与梁宗岱艺术理想共通性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P.拉马克;院成纯;;美学:后退、前进与分化[J];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8 郭勇健;;艺术与真理——王德峰艺术哲学述评[J];艺苑;2011年03期

9 郭勇健;;美·审美·艺术——与王祖哲先生对话[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吴申s,

本文编号:1932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32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6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