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艺术存在的家园——艺术语言之于艺术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25 22:57

  本文选题:艺术作品 + 艺术语言 ; 参考:《艺术百家》2013年04期


【摘要】:艺术语言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最根本的物质载体和符号媒介,是艺术存在的家园。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语言也是人类艺术思维的工具,各门艺术都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体系来体验和把握世界。艺术语言本身也具有内容性,它既是手段与工具,又是艺术的对象与内容,而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随着人类语言和艺术实践的发展,艺术语言也会不断丰富,有新的创造和发展。
[Abstract]:Art language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material carrier and symbol medium for artists' artistic creation, and it is the home of art existence. Any work of art is the unity of content and form, art language is also a tool of human artistic thinking, each art has its own unique artistic language system to experience and grasp the world. Art language itself has its own content, it is not only means and tools, but also the object and content of art, and has independent aesthetic valu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language and art practice, artistic language will also be enriched, with new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
【基金】: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艺术语言研究”(项目编号:08BA10)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申小龙;论中国文学之语言底蕴[J];文艺争鸣;199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琰;柏拉图“理念—灵感”说与吠陀“二幻”论之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芳;粟向;;诗歌功用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方国武;“理念”的玄思“道”的顿悟——兼论中西美学之迥异风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王明居;韩愈美学智慧五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程民治;论“科学美也是难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周俊强;;知识产权概念中“知识”含义辨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马艳;;读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8 陈达;陈飞;;现实模仿理式——《老友记》里菲比的角色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邓黎;;试论西方戏剧中的叙述性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郑畅;;以布局之美展现意义——论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戏剧结构形式及其美学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兆胜;;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宋一苇;;从本体论美学到生存论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2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3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4 华金余;从赵树理到赵本山[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熊江梅;六朝文体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龙云;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大学;2011年

9 万雪梅;美在爱和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翟乃海;哈罗德·布鲁姆诗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云珍;徘徊于现实和理想之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衍;论严歌苓小说的女性意识[D];南昌大学;2010年

7 王晓燕;“偷窥”事件:余华《兄弟》的修辞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维东;高等艺术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李正佳;坎宁安对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余子青;模仿说:从古代到后现代[D];南京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慧昭;;专业教学中艺术思维训练的重要性[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李婧;;情感在艺术中的实现[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3 朱风顺;吕景云;;也谈艺术掌握世界方式[J];文学评论;1993年02期

4 王炳社;;形式思维与艺术创造[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5 王炳社;;艺术思维的起源[J];唐都学刊;2007年06期

6 张新建;;花开花落说艺术[J];中外文化交流;2010年09期

7 孙红云;20世纪中国艺术起源学论[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年02期

8 王炳社;;象征的艺术隐喻本性及其营构[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汪鸿;陈慧昭;;艺术思维训练的重要性[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10 徐鹏;;浅谈艺术个性[J];理论界;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丹元;;深入思维层次比较中西艺术[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2 梁圣复;李慧莉;;艺术思维的特点与培养[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易建芳;;欲望中的艺术[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寨;;艺术思维是意象思维[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5 田亚洲;杨维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当代流行艺术的反思[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惠波;;从语境角度论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判定[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武沛;;徘徊于两性之间的美——解读艺术作品中“中性”身体的符号[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8 张晓辉;;用生命点燃艺术 用艺术照亮美学——重新体验《艺术美学》[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付晓东;;“不靠谱青年”的趣味转向——谈70一代精神症候特征的艺术呈现[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艺;;艺术欣赏教学的特征与实践性[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路艳霞;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最抢手[N];北京日报;2006年

2 记者 冯骏;兵团50年书法美术摄影作品集面世[N];兵团日报(汉);2007年

3 通讯员 赵夏冰 李美久;富蕴县两部艺术作品摘得北京国际艺术节“金蛙奖”[N];阿勒泰日报(汉);2011年

4 忻东旺;艺术品价值的判断[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马学东 董岳;今春谁将领涨油画市场?[N];上海证券报;2006年

6 董岳;当代艺术价格高看一线[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曹俊杰;电子艺术:艺术分享技术[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刘礼福;解读艺术品与金融新模式[N];中国商报;2009年

9 贾方舟;拍卖会:市场神话的制造者[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特派记者 王艳红 博荣;特展三日吸引6万人次参观[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华侨;艺术存在论的争议及其方法[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2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3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黄伟;返回艺术的生存之源[D];四川大学;2006年

7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陈蓓洁;艺术·真理·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李必桂;艺术作为存在的根本发生[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齐鹏;女性主义如何干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广涛;艺术作品自身价值与时代的关系[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2 韩雪;艺术材料—超越于时空的前奏与淹没于时空的休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迪;浅析艺术作品中的“故事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4 胡尹萍;“能量”的再认识[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刘符洁;材料的消失[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6 李志华;杜夫海纳对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类型的现象学描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7 沈静;艺术是自行置入作品的真理[D];武汉大学;2005年

8 鲍远福;影像与时空观念[D];厦门大学;2007年

9 苏婷;论作为艺术思维的隐喻[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朱绣慧;艺术思维与人类早期思维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34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34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b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