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朱生豪与梁实秋的莎剧翻译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6 23:18

  本文选题:朱生豪 + 梁实秋 ; 参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06期


【摘要】:朱生豪与梁实秋都是莎剧的主要译者,但他们的翻译思想不尽相同。本文采取译剧版本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朱生豪与梁实秋的文学观分析,指出了他们的翻译思想与文学观之间的密切关系,即"文如其人,译如其文"。本文认为,朱生豪追求"神韵",而梁实秋旨在"存真"。二者不同的翻译思想和文学观使各自的译作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Abstract]:Zhu Shenghao and Liang Shiqiu are the main translators of Shakespeare Opera, but their translation thoughts are different. By analyzing Zhu Shenghao's and Liang Shiqiu's literary view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translation thoughts and literary views, that is, "the literature is the same as the others, and the translation is the same as the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Zhu Shenghao pursues "charm", while Liang Shiqiu aims to "preserve truth". Their different translation thoughts and literary views have resulted in different aesthetic orientations of their translations.
【作者单位】: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事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朱生豪的文学翻译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0CWW004) 浙江省教育厅项目“朱生豪翻译诗学研究”(项目编号:Y20112216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46;H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柯飞;梁实秋谈翻译莎士比亚[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允;杨家勤;;功能翻译理论与鲁迅翻译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陈丽;;“人性”与“存真”——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界中梁实秋的译莎活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吴来安;;文学翻译策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王亚敏;;目的论视角下莎剧意象翻译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高丽花;;《雅舍小品》热成因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6 冯智强;;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侯静;张庆艳;;《骆驼祥子》中欧化汉语句式解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严晓江;;梁实秋译莎的变通方法——以“民族文化符号”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何津;;从双关效果看朱生豪《汉姆莱脱》的双关翻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10 冉秀;李明;;鲁迅直译观及其形成原因[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广海;“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D];北京大学;2011年

3 代廷杰;探索“探索者”[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方Q趾,

本文编号:1939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39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b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