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如何对话——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学术观察与述评

发布时间:2018-06-16 18:01

  本文选题:重估大传统 + 文学与历史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12年07期


【摘要】: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以"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的对话"为主题,通过探讨和反思现有的文化大传统观念,以期拓展和超越既有文明历史框架,在中国重新发现历史,由此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学术前沿性的理论探索。笔者对此届年会的主题和研讨的相关问题进行学术观察,分别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述:一、大、小传统的界定以及重估大传统的意义;二、中国的多元历史与多重叙事;三、文学人类学的学科整合与方法论探索。
[Abstract]:The six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with the theme of "reassessing the Great tradition: a Dialogue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explores and reflects on the existing cultural traditional concepts in order to expand and transcend the historical framework of existing civilizations. Rediscovery of history in China has led to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with academic frontiers. The author makes an academic observation on the theme and related issues of the annual meeting, and comment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definition of the big and small tradition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appraisal of the great tradition; second, the pluralistic history and multiple narration of China; the third,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definition of the big and small tradition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appraisal of the great tradition; Subject Integration and Methodology Exploration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10&ZD100)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在实证与阐释之间:文学人类学多重证据法的理论与实践”(11YJCZH20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明华,肖建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论哲学与美学探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沈阳;论“战国策”派文艺观的渊源[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3 刘尚明,彭隆辉;哲学的价值论转向背景[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06期

4 孙兰花;崔薇;;理性之灵光感性之窥斑——试论悲剧意识的生成和消解[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李震;福柯谱系学视野中的身体问题[J];求是学刊;2005年02期

6 路文彬;论鲁迅启蒙思想的历史局限[J];书屋;2003年01期

7 王冬梅;福柯的微观权力论解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程党根;政治哲学的后现代视域:游牧政治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杨玉昌;叔本华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折——从宗教有神论到现代人本主义[J];现代哲学;2002年04期

10 姜梅;库哈斯:当今尼采[J];新建筑;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黄文前;自由意志——叔本华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克;颓败线的颤动[D];武汉大学;2005年

5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D];南京大学;2003年

6 李建国;无望的轮回[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挺;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李必桂;艺术作为存在的根本发生[D];武汉大学;2004年

9 陈彬;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D];上海大学;2007年

10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晓东;电子游戏的美学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麒麟;家园下的张力[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许心宏;酒神美学阐释向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4 汤冬冬;福柯的道德虚无主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林;论艺术的身体性本源[D];武汉大学;2005年

6 张秋菊;陶醉的两重性[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杨伟芳;叔本华善恶观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李蕴慧;颠覆与超越[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9 李骅;论怨恨[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梁雪松;近代早期与近代早期世界贸易[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董炳月;文学与历史的纠缠[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本文编号:2027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027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1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