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与职责——当代艺术家的文化角色与社会意识
[Abstract]:Positive artist is a kind of occupation under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modern society and transcends the title of professional concept. At the same time, it means that he is a cultural individual who carries and propagates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moral civilization. The purpose and creation of the artist's work is not only a general material commodity which can enter the market, but also a kind of spiritual product which creatively and critically constructs the social aesthetic culture, the moral emotion and the value idea. Especially for those artistic elites who have acquired certain social status and discourse power, their influence on the general public and this field is more obvious. However,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its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individual artist who presents the spiritual role and expresses the ideal of cultural value, how to look at the body of himself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
【分类号】:J0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锋;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2 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刘春兵;卢梭公民理论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季爱民;为公民社会培养人——公民社会与教育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徐艳;大众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立场与使命[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2期
6 谢亮;;启蒙者的困境——孙中山论“国民性”问题的个案分析[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霞;福利国家的政治学分析——以公民资格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2 潘非欧;思与公共领域的重建[D];复旦大学;2004年
3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倪稼民;颠覆·建构·话语失却[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姚雅欣;梁启超科学文化知行论稿[D];山西大学;2005年
7 刘聪;现代新儒学文化视野中的梁实秋[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金勇;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邵珊;威尔逊的文学与文化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琴;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D];山西大学;2004年
2 董海宁;浙东农村社区公共生活现状的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储德天;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共同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卢锦萍;救赎姿态与悖论言说[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猛;《时与文》及群体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艳;危机事件中的公共议论[D];吉林大学;2005年
7 潘建屯;超越现代性的阿伦特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洪涛;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9 童八生;时代的灵魂之镜[D];暨南大学;2005年
10 黄海蓉;新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兴华;;关于当代艺术理论的阅读摘要[J];建筑与文化;2011年04期
2 冀少锋;;《20世纪末欧洲艺术家大系》问世[J];高校社科信息;1997年03期
3 ;艺术北京2009最新动态[J];艺术与投资;2009年04期
4 曲慧;;YBA,这些影响英国社会的“坏”人们[J];东方艺术;2007年11期
5 常旭阳;;不断挑战和创新的“常青”之路[J];艺术与投资;2010年09期
6 刘晖;;谁主沉浮——中国当代艺术家与批评家关系之我见[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人物[J];艺术与投资;2007年04期
8 apple;;第6届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如期揭幕[J];东方艺术;2008年09期
9 唐勇;;感受“798”[J];前线;2008年02期
10 Penny;;张明收藏:收藏中的异数[J];艺术与投资;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明军;;知识共同体:当代艺术学谱系的取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于昆;;当代艺术的“越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田亚洲;杨维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当代流行艺术的反思[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7 殷曼i_;;从艺术体制看艺术家的创造性[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夏昭炎;;艺术和艺术家的“头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9 蓝庆伟;;批评的演进——中国早期当代艺术批评家的转向[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付晓东;;当艺术遭遇经济——兼记“光·音/光阴”大山子艺术节[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家和;北京翰海首开内地亚洲当代艺术专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林山;当艺术家开始画“股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刘莎莎;拆除当代艺术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藩篱[N];深圳特区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卢飒;“城市零件”:群体出征艺术市场[N];贵阳日报;2007年
5 游东醌;艺术的生命之境[N];美术报;2007年
6 吴新;淡勃:和艺术家一起创造历史[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立;西安纺织城有个“艺术798”[N];陕西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曹俊杰;意大利当代艺术 戏弄视觉?[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马晓雪;龙江书画家走红“2008胡润当代艺术榜”[N];哈尔滨日报;2008年
10 王嘉;成都春沙“创业板”异军突起[N];成都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张激;国家艺术支持[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5 翟晶;边缘世界[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张天羽;北京宋庄艺术群落生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7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8 武洪滨;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9 李必桂;艺术作为存在的根本发生[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桢;80后艺术家的发展状态[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2 黄向前;当代艺术中中国传统符号的运用与演绎[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3 张铁梅;浅论后现代艺术在中国[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凡t,
本文编号:2143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14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