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场域中经典建构的社会动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09 16:32
【摘要】:经典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取决于文学作品内在的美学品质,还有赖于文学外部各种社会动力的合并推动。文学场域视野下的经典建构是一个文化熟知化的过程,通过广泛的社会化和机构化过程,作家及作品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经典建构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各种力量和关系较量的过程。为获取对经典的合法垄断,文学场里的机构和行动者必然展开竞争,由此推动了经典的形成。
[Abstract]:Classical construc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which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inherent aesthetic quality of literary works, but also on the combination of various social forces outside literature. The class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is a process of cultural familiarization. Through a wide range of soci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writers and works can be universally recognized by the society. Classical construction is not a natural process, but a process full of various forces and relationship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legal monopoly of the classics, the institutions and actors in the literary field must compete, thus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classics.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经典形成与消解的社会文化分析”(07SA084)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王宁;“文化研究”与经典文学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雯;;广告学教学中网络实践课程的设计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马彦婷;;密特威舍教授家庭中的权力转移——《微光世界的继承人》中福柯权力理论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韩韦;;风中幻影——浅析《风之影》作为畅销书的写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4 未志英;;《约拿书》的隐喻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杜海燕;;王家卫《2046》缀合复调式叙事结构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颜桂堤;;经典:流动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殷婷婷;;“整合”亦或“颠覆”——阿多诺与本雅明的“技术介入”之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8 王小翠;;试析《简·爱》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9 强玲;;新历史主义的颠覆与抑制——以长篇小说《兔子,跑吧》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10 缪菁;;爱情背后的辛酸过往——试比较《茶花女》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新;;菲利普罗斯:新历史主义的实践者——《反美阴谋》的新历史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林炊利;;教化欲望~*的悲剧——李贽的教育话语抗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鲍国玉;;认知隐喻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姚志文;;试析新闻作品经典化的可能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胡安江;;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寒山诗在美国的经典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7 赵炎;;解构的“新历史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及批评历史意识的一种反思[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8 曾少聪;汪鲸;;东南亚华侨华人与居住国的政治关系——以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为例[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杨宁兵;;试论媒介“社会资本经济”——一种解读媒介产业本质的经济社会学考量[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黄光伟;;“新批评”派的“范例”及其历史意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8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艳萍;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语境下的新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睿;探寻精神的归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婉;奈保尔的“文化苦旅”——从奈保尔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世锋;茅盾文学奖“主旋律”意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立桂;;文学“大众化”问题的现代性境遇[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2 马大康;周启来;;文学理论关键词:“文学创造”与“文学生产”[J];江海学刊;2010年03期

3 陶东风;;精英化—去精英化与文学经典建构机制的转换[J];文艺研究;2007年12期

4 谭旭东;;也谈电子媒介与文学经典的当代危机[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周和军;;论文学体制的自律与他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区抴;胡安江;;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寒山诗在美国翻译文学中的经典化[J];中国翻译;2008年03期

7 吴琪;;从文学批评传统反观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的关系[J];文艺研究;2011年01期

8 李树玲;;文学制度与文学的自主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熊辉;;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语境中的转变[J];当代文坛;2006年02期

10 初清华;;文学“知识场”的理论、方法与实践[J];江海学刊;2007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谭旭东;电子媒介与文学经典的当代危机[N];学习时报;2008年

2 李玉平;“文化熟知化”与艺术品质[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丽;权力与文学经典[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林春田;传媒变革中的文化资本与网络背景下的文学际遇[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32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32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9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