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介入”的多义含混

发布时间:2018-09-10 14:18
【摘要】:对于萨特的文学"介入"观,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有过许多讨论,这些精彩的论述在丰富了文学介入理论内涵的同时,也带来了术语概念上的含混。原因在于法语engagé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而最接近的英文单词committed进入汉语学界又衍生出多种不同的译法。读者很容易将这些著作分别看待,殊不知它们讨论的都是文学介入的问题。只有将这些论述同时纳入对文学介入的考察中,我们才不至于因萨特而"一叶障目"。
[Abstract]:Many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have discussed Sartre's view of "intervention" in literature, which not only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literary intervention theory, but also brings ambiguity in terms and concepts. The reason is that the French engag 茅 has no direct corresponding English, and the closest English word, committe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circles in many different ways. It is easy for readers to look at these books separately, knowing that they are all about literary intervention. Only when these statements a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of literary intervention, we will not be "obliterated" by Sartre.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英雪;;英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女性意识觉醒之关联——重读《简·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李艳丰;论艺术生产时代的艺术家[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3 王玉霞;;中西方色彩词的语用差异探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谭善明;;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张力——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论意识形态观念比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李林洪;杨兰;;文化,还是结构?——文化马克思主义中的两种范式比较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7 崔炳光;;对测绘学名词“地名转写”一词的探讨[J];测绘科技情报;2003年01期

8 崔炳光;;对《测绘学概论》中个别问题的探讨[J];测绘科技情报;2010年04期

9 张艳蕊;;对读者与市场的迎合——戴维·洛奇天主教小说的雅俗共赏性解读[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戴聪腾;张聪义;;中西语言文化中的空间隐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继红;;透过“感觉结构”看威廉斯的文化整体论[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梁婷;杨义行;;意识形态论文学理论在20世纪中国的流变及其影响[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董学文;;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与文学本质问题——兼及“审美意识形态论”分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马驰;;论文学的本质与审美意识形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曲折的跋涉历程——以自我理论反思为线索[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赵文;;反思与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与当代文艺学建设刍议[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马大康;;从“文学创造”到“文学生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8 陈士部;;实践美学的新变:新实践美学与实践存在论美学——兼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中国化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董学文;;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发展[A];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1993年

10 王一川;;转型再生辩证法:中国小说美学的一次新的书写——20世纪50、60年代的“新人”典型[A];东方丛刊(1994年第2辑 总第九辑)[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双花;可能与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广海;“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D];北京大学;2011年

4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段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7 刘强;全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元批评”[D];山东大学;2011年

8 刘芳;悲剧和希望[D];复旦大学;2011年

9 罗四,

本文编号:2234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34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9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