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当代美学 考“意境”之体量
[Abstract]:"artistic Conception",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model of 100% pure China, emphasizes the fusion of scene and unity of form and spirit, and makes the limited, vivid and distinct individual forms contain infinite, rich and profound artistic content.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modern and post-modern thoughts in Europe and America have been fully involved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s and theory in China. In the guidance of western strong aesthetics,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tradition and moder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has become a common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aesthetics and art practic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background (including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of the concep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hat is, "the boundary", and tries to find out how big the space for development is in the present historical period.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倩,孙霞,张慧人;梯田审美特征探析[J];安徽史学;2001年02期
2 陈柳;;论小说《苔丝》对古希腊悲剧精神的背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3 贾克敏;赵禄;;论后现代艺术的非普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车文丽;;庄子“物化”论与西方“移情”说之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崔全顺;“形式美”在构成设计中的应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崔全顺;浅谈设计空间的虚实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庞跃辉;;现代交通美学初探[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田文强;;表现性:文学语言的审美心理机制[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9 白云娇;;《阅微草堂笔记》幽默艺术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柴娇;何劲鹏;姜立嘉;;从美学角度论体育教材特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淑梅;李淑云;;论哈罗德·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视野下的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6 高阿蕊;战国策派的美学思想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7 陈后亮;琳达·哈钦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孔帅;瑞恰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徐桂秋;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陈宁;德意志造型美学中的古典意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晓娜;论绘画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小蕊;中西方“移情说”物我关系差异探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杨勇波;明清时期“喜相逢”纹样艺术符号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匡秋爽;红色经典音乐的美育价值与传承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鸿牧;明式家具与文艺复兴式家具审美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苏锐;浅析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幽默性因素[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李伟;经验的断裂与重建:论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存在[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优;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公益广告的审美性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冰娜;御宅现象:一位女大学生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37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3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