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解殖民策略

发布时间:2018-09-19 19:17
【摘要】:解殖民是后殖民时代的关键词之一,中国的解殖民化研究经历了从理论译介再到具体研究的过程,但至今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对翻译文学解殖民化的研究往往混合在后殖民理论研究中,而且专门探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解殖民化的成果十分稀缺。实际上,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具有浓厚的解殖民色彩,它主要通过以下翻译策略来达到解殖民的目的:中国文学主体身份的确立、弱小民族以及东方文学的翻译、翻译改写、被压迫阶层文学的翻译以及对传统的回归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族文学的独立性。
[Abstract]:Resolution of colonization is one of the key words in the post-colonial era. The study of Chinese colonization has gone through a process from theoretical translation to concrete research, but i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 studies on the decolonization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 are often mixed in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modern Chinese translation literature are scarce. As a matter of fact, modern Chinese translation literature has a strong decolonization color, which is mainly achiev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bject identit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translation and rewriting of the weak and weak nations and the oriental literature. The translation of oppressed literature and the return of tradition, to some extent, maintain the independence of national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分类号】:I0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新华,王小红;1840—1860年间清政府三种外交体系分析[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2 陈双蓉;宗教理想与严酷现实的冲突——《缀网劳蛛》与《德伯家的苔丝》比较分析[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张文东;王东;;依附性人生的悲剧性存在——对王熙凤和曹七巧的共性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4 疏仁华;利玛窦与西学东渐平议[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童亮;龚焱;;浅析留学经历对翻译事业的影响[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7期

6 汪东发;赵秋生;;新诗流派的嬗变与新诗艺术的发展[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7 高启龙;;为活着寻找理由——对乔叶《山楂树》的文本解读[J];当代文坛;2007年05期

8 李虎;略论中朝两国西学及研究动态[J];东疆学刊;2003年04期

9 张文东;;一个“传奇”的创造——论张爱玲《传奇》叙事选择的背景因素[J];东疆学刊;2006年01期

10 王宏图;浮世的悲哀:张爱玲的日常生活哲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宽;;欧美人眼中的“非我族类”[J];读书;1993年09期

2 陆晓芳;;晚清翻译的实学性——南洋公学译书院外籍汉译考论[J];东岳论丛;2014年12期

3 李永东;;孤岛语境、民族观念与杞人之忧——解读师陀的散文诗集《夏侯杞》[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02期

4 郝胜兰;季水河;;美国电影之中国人形象研究述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铁来提·易卜拉欣;新疆现当代翻译文学概述[J];语言与翻译;2003年04期

2 王向远;翻译文学的学术研究与理论建构——我怎样写《翻译文学导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梁婕;;关于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4 唐海东;邬晓丽;;翻译文学史编写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5 曹鹏;赵艳丽;;网络时代的翻译文学[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6 张联;;翻译文学的传播分析[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2期

7 秦为民;;文化转型时期的翻译文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蒋芳;;“创新”与“发展”:学者的永远追求——从《翻译文学导论》说起[J];东方丛刊;2007年02期

9 李尚杰;;翻译评估的一个探索——评《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J];外语研究;2007年05期

10 郝丽萍;;翻译文学对文学新形式的塑造[J];晋阳学刊;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熊辉;;论周文的翻译文学观[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2 涂兵兰;;翻译文学的俗化与消费接受[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建;;从文学翻译中错位文化意象的处理谈起:翻译文学一定要保留“洋装”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赵稀方;;《新青年》的文学翻译[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5 夏维红;年丽丽;;女译者隐身——基于清末民初女性译者群体的考察[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6 顾忆青;;媒介视野下翻译文学的生成与传播——以1933年《申报·自由谈》“萧伯纳专号”为个案[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7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联;翻译文学呼唤批评[N];人民日报;2004年

2 特派记者 吴越;让翻译文学回归平实平等[N];文汇报;2013年

3 秦弓;应该重视翻译文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樊国安;翻译文学研究新成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朱振武;中国翻译文学:从经世致用到文化消费[N];人民日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 王向远;应有专业化、专门化的翻译文学史[N];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记者程梦瑶;重新审视翻译文学的功能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郭延礼;应加强翻译文学史溯源的研究[N];文艺报;2000年

9 张新颖;翻译文学的位置[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乐黛云;中国翻译文学史研究的新开拓[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朱云生;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D];山东大学;2006年

3 金宰民;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批评试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林作帅;论上海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张力与对话(1843-1919)[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朱安博;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肉鲜古丽·阿不都;论维吾尔翻译文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D];新疆大学;2008年

2 王晓;翻译文学的地位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胜强;从曾朴看翻译文学的创作和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庞芳;析翻译文学史的编写体例[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5 焦艳;转型期翻译文学的文化选择意向和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施隽南;1978年后上海翻译文学出版的变迁与特色[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维维;上海“孤岛”时期翻译文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鑫;共产党在抗战大后方的翻译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刘青青;近代翻译文学中的女译者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10 邓忠;从多元系统论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翻译文学的繁荣[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51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51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3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