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体”及文体的前“文体”状态
[Abstract]:The pre-stylistic state before stylistic formation, or the "stylistic" state, or the various concomitant or co-organisms with "meaning to follow", the study of such original ecological conditions when the stylistics were formed, There are several ways and means to explore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situation of literature, such as the oral poetry, the collective creation of the same thing, the context, the situation, the scene of the literature, Such as the accompanying or symbiosis of the "difficult" style, how the "style" and the former "style" are transformed to "style", and why the discussion of "difficult" has become a monographic pape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and law of stylistic evolu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robe into what will be removed, what will be added and how to evolve to a pure style under the coherent state of various styles, an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ylistic style" and its former "stylistic state" in order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stylistic style.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吴承学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史”(10&ZD1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刚;论《文选》“难”体[J];浙江学刊;199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会霞;;论刘勰《文心雕龙》对汉乐府的批评[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李新飞;;《汉语大词典》失收的今文《尚书》虞夏书语词[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赵立伟;;论三体石经《尚书》异文的类型及价值[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李新飞;;《汉语大词典》部分词条义项当补——以今文《尚书》语词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李新飞;;《汉语大词典》引今文《尚书》语词训释指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陈良中;;朱子与蔡沈《书》学异同考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邓田田;;试论周公在《康诰》中建立的法制体系[J];船山学刊;2008年02期
8 祝秀权;;上博楚竹书《孔子诗论》释“颂”数语考释[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汪箐华;;论《史记》先秦时期“耀德不观兵”思想[J];滁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陈科先;;试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渊源[J];改革与开放;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祝秀权;;西周《大武》乐章新考[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八辑)[C];2010年
2 李学勤;;商末金文中的职官“■”[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永秉;楚地出土战国文献中的传说时代古帝王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王沛;战国时代的黄老“法”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马兴;尧舜时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珏;班固与汉代文学思想[D];辽宁大学;2007年
6 唐会霞;汉乐府接受史论(汉代—隋代)[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任刚;《史记》人物取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明辉;传统中国侵权行为的法律对待[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永平;先秦的卜筮与《周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朱岩;《尚书》文体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玲;《尚书·盘庚上》疑难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谢亮;欧阳修《诗本义》的《诗》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琴;先秦汉语时间名词隐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迅霞;论王符的道德精神[D];河南大学;2006年
5 蔡超;两周时期齐鲁两国聚落形态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6年
6 陈笑;先唐箴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曙光;先秦儒家荣辱观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林波;晋国“剱礼”略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玲;《诗经·豳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牛新房;《容成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闯;;简析会展英语用词及语体特征[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2 钦锋;;从“词汇表式”词汇教学的弊端谈词块教学的必要性[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年03期
3 张炫;;客赣方言语体标记比较研究[J];大舞台;2011年08期
4 徐华英;;“多重时间”语体语义层论——评欧阳江河的诗歌《咖啡》[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5 冯莉;;章回小说回目中单音节形容词的叙事语法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6 黄自然;;“咆哮体”在蹿红[J];语文建设;2011年Z1期
7 刘勇;;要加强对“原生态”唱法的研究[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8 马宜莉;;浅谈原生态舞蹈的保护与发展[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9 覃金盾;;高校音乐学专业加入原生态内容的课程设置构想[J];大家;2011年15期
10 买尔哈巴·米吉提;;把遗产留给后代——做“原生态”民歌的守护者[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得体性·语体·真善美[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2 邓军;;篇章与词[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李名方;;语体浅释[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4 王慧玲;宋柔;戴伟长;;汉语文本按语体分类的研究[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姚伟钧;;清江流域土家族原生态饮食文化的传承与整理[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李翠娟;张登本;孙理军;;谈原生态药物治疗学对《内经》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思奇;胡银根;;保护土地原生态 建设土地新生态——浅谈土地建设的几个问题[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8 周华斌;;原生态戏剧与视觉符号[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郑荣馨;;论功能域的概念[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瑞生;王介平;;中蜂原生态蜜技术实验研究[A];中国养蜂学会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莉;网络带来语体变化[N];北京科技报;2001年
2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龚丹韵;“雷文化”:网络语体的前进还是后退[N];解放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红艳;网络泛滥“蜜糖体” 甜到腻人[N];北京日报;2010年
4 蒋志臻;抢救和保护原生态蒙古族长调民歌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孙春e,
本文编号:2252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5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