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与丹托的艺术终结探析
[Abstract]:Taking Duchamp's "Spring" as a typical example, the essence of art is questioned again, and Danto puts forward the viewpoint of "the end of art". Prior to that, Hegel had elaborated on it in Lecture on Aesthetics (1828). When the end of two degrees of art is put forward, the problem of "art-philosophy" is discussed in essence. The "end" in the end of art has the connotation of "turning point", that is, the traditional art form "ends" here, and the new art form "germinates" he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think the essence of ar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egel's and Danto's theory of the end of art.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清明;艺术形式的时代选择[J];河北学刊;1996年02期
2 张灿全;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吗[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3 晨正啁;试论音乐的美——兼涉“情感论”与“形式论”的论争[J];齐鲁艺苑;1987年02期
4 于林立;艺术形式的关系性存在[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曾簇林;试论艺术形式发展的不平衡[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1期
6 董馨;艺术形式与美感——兼论形式主义对美育的贡献[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于林立;艺术形式概念的历史演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董馨;艺术形式的美学功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胡家祥;感情共鸣与艺术形式[J];学术论坛;1990年06期
10 魏毅;;论艺术形式中的丑[J];艺术教育;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居华;;世纪之交文艺批评之魂——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申载春;;影视时代的文学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黎辛;靳绍彤;;毛泽东的艺术魅力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胡鹏林;;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审美话语方式[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秦忠翼;;论文艺创作中的理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6 王本朝;;论艺术的商品化与商品的艺术化[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汤龙发;;文艺的商品化问题浅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权海帆;;论文学评论的社会人生参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刘强;;由二人转的变形谈民间文艺产业的与时俱进[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贾元常;;民间艺术分类初探及陕西民间艺术大纲编目说明[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香港亚洲艺术基金会主席 余元康;多元艺术形式在未来市场中的表现[N];财经时报;2008年
2 史盈隐;注重艺术品质切勿“买椟还珠”[N];文艺报;2007年
3 通讯员 熊礼芬;让莲湘文化在百姓中生根开花[N];东方城乡报;2009年
4 文化部副部长 欧阳坚;深化院团改革 振兴演艺产业[N];光明日报;2009年
5 文化部党组副书记 副部长 欧阳坚;深化院团改革 振兴演艺产业[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孟坤;让传统叫卖艺术在舞台重获生机[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李甘林;由“观众吃惯的那道菜”所想到的[N];工人日报;2007年
8 ;电子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N];美术报;2007年
9 疏星;抗震救灾文艺作品赶时间更要重质量[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图像与声音[N];文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春燕;王朝闻审美关系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常俊玲;回返审美之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西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支云杰;“祛魅”与“复魅”:阿多诺艺术形式问题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2 曹玉玺;试论后现代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中现代媒体的重要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涛;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形式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郭慧丽;苏珊·朗格艺术形式美学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炎;存在[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4年
6 刘丽黎;当代艺术中的数字手段[D];湖北美术学院;2007年
7 惠如波;黄土地中蕴藏的艺术语言[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8 焦磊;为什么而艺术?[D];天津美术学院;2007年
9 夏进军;数字化设计艺术审美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孙小燕;论文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翻译中对意象传递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56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56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