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关村建设世界创新中心公共艺术规划构思

发布时间:2018-10-26 11:36
【摘要】:公共艺术规划紧紧围绕中关村"一区多园,各具特色"需求,对公共空间进行整体统筹优化,目的是提升中关村的公共品牌形象。本文主要从中关村公共艺术规划要求与内容、基本特点和主要问题等分析,提出中关村公共艺术规划思路和建议等。
[Abstract]:The public art planning closely revolves around the Zhongguancun "one district many gardens, each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demand, carries on the overall plan optimization to the public space, the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Zhongguancun public brand imag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Zhongguancun public art planning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problems, put forward Zhongguancun public art planning ideas and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项目(11YJC760045)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10490238)
【分类号】:J1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杜宏武;唐敏;;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由来·理论·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2 孟三界;;公共规划应有“敬畏”之心[J];世界博览;2010年17期

3 任致远;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性思维[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2期

4 董奇;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久文;彭薇;;塑造多目的分区规划——优化城市分区规划和土地规划[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梁盛平;;空间再造:公共规划视角下的空间规划创新[J];规划师;2011年03期

3 郑钢涛;姜劲松;;无锡市马山地区空间发展动因分析[J];华中建筑;2007年06期

4 郑钢涛;;风景名胜区周边城市化地区规划设计探讨——基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角度[J];江苏城市规划;2008年05期

5 王鹤;;基于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02期

6 董奇;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陈娜;;浅谈城市建设领域中的城市雕塑[J];中外建筑;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震洋;;贵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A];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力君;知识经济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琛;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空间扩展的结构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2 张婷;节约型社会的城市空间增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辉;主动与被动—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发展的新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新;县级城镇空间拓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钱丹;基于地域性文化的西安地铁公共环境设施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郭蓉;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增长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7 曹慧敏;山东半岛内源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8 王红娟;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西安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袁博;京广高速铁路沿线“高铁新城”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郑丽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宏武;唐敏;;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由来·理论·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2 黎燕;张恒芝;;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与建设管理需把握的几个要点——以台州市城市雕塑规划建设为例[J];规划师;2006年08期

3 郑德福;;基于空间环境特征分析的城市雕塑规划——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J];规划师;2008年S1期

4 杨勇;;金山区雕塑规划[J];上海城市规划;2008年S1期

5 杜宏武;唐敏;;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攀枝花市为例的研究[J];华中建筑;2007年02期

6 鲁虹;努力使公共艺术成为可能[J];美术观察;2004年11期

7 张雷;;谁摧毁了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J];美术观察;2009年06期

8 约翰·扬,蒋大可译;中国的现代公共艺术[J];世界美术;1997年01期

9 黄耀志;李清宇;赵潇潇;;城市雕塑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程序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8期

10 孙振华;;公共艺术的观念[J];艺术评论;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雨;澳大利亚公共艺术家理查德·古得温访谈录[J];装饰;2003年10期

2 钟岚;试析公共艺术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4期

3 任永刚;公共艺术在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应用[J];装饰;2005年02期

4 熊瑛子;;公共艺术用材思考[J];美术界;2008年01期

5 李秀勤;公共艺术的基础结构——在当代文化氛围中对公共艺术的思考[J];新美术;2002年04期

6 冯原;空间政治与公共艺术的生产[J];美术观察;2003年07期

7 徐诚一;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叶凤华;叶正华;;公共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艺术界;2007年03期

9 刘勇;;简述中外公共环境艺术的发展[J];美术大观;2007年09期

10 郭伟生;;刍议公共艺术[J];美术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贺;;谦谦艺术——隐藏于稻田景观中的艺术[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永涛;;论公共艺术和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彭杰;;论公共艺术在2008年北京奥运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运用[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程宏宇;;南通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建设[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5 杨晓;;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大众文化[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陈振羽;朱子瑜;;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规划实践[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何征;;陶艺归真,返于环境——有感于陶艺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位置[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俐;;从公共艺术视角前瞻21世纪徐学发展[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吴宜夏;赵福生;张烈;;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公共设施方案意向[A];2007中国风景园林高层论坛:风景园林新亮点——北京奥运公园有关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周进;;历届世博会里的公共艺术[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N];美术报;2001年

2 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N];人民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许渊;让艺术融入公共生活[N];台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广告牌上的公共艺术 我们有多少路要赶[N];文汇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楠;公共艺术要“多数优先”[N];工人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聆听;公共艺术,让城市更美好[N];台州日报;2010年

7 邹文;北京亟待为公共艺术整容[N];文艺报;2002年

8 陈履生;只有公众执掌公共艺术的话语权才能反映公共艺术的本质特点[N];文艺报;2004年

9 杜大恺;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美周;公共艺术不要特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5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郭公民;艺术公共性的建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史论[D];复旦大学;2009年

8 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D];上海大学;2011年

9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10 洪^,

本文编号:2295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95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4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