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香港表演艺术历史初探—阶段、类型、特征

发布时间:2018-10-26 18:53
【摘要】: 本文对从香港开埠到回归以来这一特定区域的表演艺术的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初探。以香港表演艺术历史初探——关于阶段、类型、特征为题,分别从香港开埠、租让百年和回归以来这三个历史阶段对香港表演艺术进行论述,并分别从音乐、舞蹈、电影、戏剧这四个表演艺术门类进行归纳,其中音乐部分分为中国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舞蹈部分分为中国舞、土风舞、社交舞、芭蕾舞、现代舞、娱乐舞:电影部分分为文艺片、动作片、喜剧片、鬼怪片、社会写实片、历史传记片;戏剧部分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而戏曲又分为粤剧、潮剧、福佬剧、木偶戏。最后对香港表演艺术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总结。 香港作为中西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的论述将有助于对香港表演艺术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并丰富中国区域性艺术史的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rforming arts in this particular region from the opening of Hong Kong to the return of China.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s performing arts-about the stage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ng Kong's performing arts, the author discusses Hong Kong's performing arts from the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of Hong Kong's opening up, concession for a hundred years and since the reunification, and from music, dance, and movies, respectively. The four performing arts categories of drama are summarized, among which the music part is divided into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and pop music; The dance part is divided into Chinese dance, local style dance, social dance, ballet, modern dance and entertainment dance. The film part is divided into literature and art film, action film, comedy film, ghost film, social realistic film, historical biographical film; Drama is divided into drama, opera, dance drama, opera, and opera is divided into Cantonese opera, tide drama, Fule drama, puppet show. Finally,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Hong Kong performing arts are summarized. As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Hong Kong has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Hong Kong's performing arts and enrich the study of Chinese regional art history.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12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瑜婷;冯宇婧;;关锦鹏同性恋电影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宋毅;;审美狂欢: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影视热点透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5期

3 李仁贵;;论杜琪峰警匪电影的“反类型”特征[J];大舞台;2010年11期

4 马珂;范洁;;当代华语武侠电影的发展与趋势[J];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09年01期

5 白娟娟;;论“香港新浪潮”对传统香港电影的创新[J];电影文学;2007年21期

6 陈鹏;;《水浒传》与吴宇森的英雄片[J];电影文学;2008年23期

7 陈国华;;论香港导演关锦鹏电影独特的女性视角[J];电影文学;2008年23期

8 郎立;伍汉珍;;王家卫电影的空间艺术解析[J];电影文学;2008年23期

9 姜平;;“九七”前后香港电影中大陆形象的变迁——以周星驰电影为例[J];电影文学;2009年01期

10 陈晓敏;;香港电影中内地女性形象的变迁[J];电影文学;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翁君怡;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邱宝林;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电影话语建构图景与传播逻辑[D];上海大学;2012年

4 郭越;中国电影“新浪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孙晓虹;历史与女性的抒写[D];复旦大学;2007年

6 刘宇清;上海电影传统的分化与裂变(1945-1965)[D];上海大学;2007年

7 岳晓英;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8 陈辉;全球化时代华语电影之现代性与文化认同[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杨曙;近二十年两岸三地华语片文化状态比较[D];扬州大学;2010年

10 康宁;香港喜剧电影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燕华;别样的坚守 别样的情怀[D];南昌大学;2010年

2 黄子婵;商业与艺术共舞[D];南昌大学;2010年

3 张华;刘伟强类型电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文猛;尔冬升的电影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钟勋田;1979-1989年香港类型电影的能产性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廖文珊;许鞍华“改编电影”的女性主义视角[D];南京大学;2011年

7 张莹莹;论当代中国流行歌词中的“及时行乐”主题[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松林;城市在电影中的植入式营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尚凯;新中国六十年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整体梳理及其规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怡君;“97”回归后香港电影的文化认同[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96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96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c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