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形式本性及其与西方思想的本源关联探析

发布时间:2018-10-29 21:16
【摘要】:形式自始便与数学、物理学、逻辑学、形而上学有关,具有歧义丛生、一语多名的特点,故而形式的本质属性不是单一不变的,也无法用属加种差的方法给形式下一个内涵、外延确切的规范、严整的定义。形式的本性源于逻辑,逻辑具有纯形式特征,逻辑学追求可理解性的最普遍法则,达成的真理是关于理性世界的形式真理。形式、理性、逻辑、数学不仅仅是思维工具、科学方法,更在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上支撑、规约着西方思想的重要概念、命题、课题、特性。由于形式范畴具有复杂性、含混性、流动性的品格,它的恰切定性应当为既是元范畴又不是元范畴。形式是型塑、彰显西方文化精神特质(两个世界、本质之学、主客两分、因果目的、精密分析等)的宿根性因素之一。
[Abstract]:Form is related to mathematics, physics, logic and metaphysics from the beginning. It is characterized by numerous ambiguities and many names in one language. Therefore,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form is not single and invariable, nor can it be used to give a connotation to form by the method of genus plus species difference. A precise specification or definition. The nature of form originates from logic, and logic has pure formal characteristics. Logic pursues the most universal law of comprehensibility, and the truth achieved is the formal truth about the rational world. Form, rationality, logic and mathematics are not only thinking tools and scientific methods, but also support in metaphysics and epistemology, which regulate the important concepts, propositions, subje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thoughts. Due to its complexity, ambiguity and fluidity, the formal category is both meta-category and non-meta-category. Form is one of the root factors that reveal the spiritual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culture (two worlds, essence, subject and object, causality, precision analysis, etc.).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方美学中的‘形式’:一个观念史的考索”(04cz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方珠;论翻译与文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倪荫林;关于概念与其对象及定义的新见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沈跃春;悖论与20世纪逻辑学的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常蕤,马志凌,佘少华;课程走向自组织——后现代课程理论之复杂性解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孙伟平;论逻辑思维的功能与局限性[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8 陈福胜;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9 张家龙;数理逻辑的产生和发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刘忠;关于法官的选任年龄[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潘海啸;;关于3G时代的音乐产业和音乐文化的预见性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庄永成;;我国工业设计急需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王前;;“由技至道”——中国传统的技术哲学理念[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宋一苇;;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性理论话语[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李冬生;;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点看它的两次数理变化及结局[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春芳;;论西方浪漫主义运动的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罗良功;;论兰斯顿·休斯诗歌的伦理道德之维[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谢劲松;;隐喻与形而上学[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萧湛;;论宗白华美学的伦理学内涵[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6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兵;模糊错误逻辑研究及其在防范证券投资风险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2 宁莉娜;逻辑方法:在哲学的视野内[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剧爱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比较[D];湘潭大学;2001年

5 李煌明;理念与天理——柏拉图与朱熹[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崔卫峰;严格科学的哲学理想与胡塞尔的哲学观论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8 管锦绣;关于生态伦理的人文理性的建构[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何隽;作为文字形式的“上帝”[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徐振轩;海德格尔存在论技术观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荣轩;玉莲斋藏画97%槌下有音[N];中国商报;2007年

2 余U,

本文编号:2298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98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d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