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邓以蛰艺术与印象、知识、本能、情理关系论

发布时间:2018-12-14 09:19
【摘要】:邓以蛰对于艺术与印象、知识、本能、情理关系的论述,是他艺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必须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免对艺术发生误解误判。承认艺术是人类精神的联络,可以激励鞭策感情。艺术有自己的绝对的境界,不能完全以实用功利的眼光对待。艺术对人性情心灵陶冶,有助道德的进化、社会的进步。邓以蛰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与把握艺术的性质、特点、功能等,仍然有其启示作用。
[Abstract]:Deng Yizhi's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impression, knowledge, instinct and reas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 art view. There are close rela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so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le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so as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judgment of art. The recognition of art as a connection of the human spirit can inspire feelings. Art has its own absolute realm and cannot be treated with a pragmatic and utilitarian perspective. Art edifies a person's temperament and mind, helps to evolve morality and progress society. Deng Yizhi's exposition still has its enlightenment function for u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nature, characteristic and function of art.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211工程”三期中国传媒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课题“邓以蛰艺术美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1103090216)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晓丽;;先秦儒墨道对享乐主义艺术的批判及其现代意义[J];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2 许祖良;;马克思主义艺术观与新潮艺术[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9年02期

3 夏凌;;互联网对高校艺术类学生艺术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闵靖阳;;论考茨基同马克思、恩格斯艺术观的差异[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5 吴时红;;斯宾格勒艺术观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李放;突破古典造型艺术论的樊篱——论《罗丹艺术论》对莱辛的诗画关系学说的批判[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吴衍发;;钱穆文学艺术美学思想论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陈醒芬;;智能美与艺术——从普罗提诺与柏拉图的比较中看普氏之艺术观[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许祖良;论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及其特征[J];艺术百家;1988年02期

10 李燕;对话:一种综合的艺术观的阐释[J];齐鲁艺苑;199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亮;浅酌钱穆先生艺术观[N];美术报;2011年

2 曲晓燕;是什么阻碍了艺术观众的集结[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姜长城;艺术大展成为城市的华丽派对[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王柯平;从禅宗公案来审视丹托的艺术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董学文;文艺理论:与荒凉和冷落对话[N];文艺报;2005年

6 张达;倡言“情感思维”[N];光明日报;2002年

7 刘悦笛;走向“新的中国性”艺术观[N];文艺报;2011年

8 上海师大教授 刘士林;改造我们的艺术观念[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王春辰;美的滥用[N];美术报;2007年

10 学员代表 赵镒生;发挥评论的活力与魅力[N];中国艺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崇雪;感伤与艺术创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晴;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艺术观[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玉芬;莫里斯·魏兹“反本质主义艺术观”批判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尹上;海德格尔的艺术本质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王永江;反传统—论海德格尔的艺术观[D];河南大学;2007年

5 彭广林;机械复制与艺术命运[D];吉首大学;2008年

6 何阿珠;艺术产业背景下的艺术定位问题[D];厦门大学;2008年

7 原凌雪;符号论视域下的艺术与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高妮妮;贡布里希的视觉艺术观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友平;拯救与回归——本雅明现代艺术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378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78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7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