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语用批评的哲学思辩

发布时间:2018-12-29 13:54
【摘要】:借助文学语言理解人与社会的存在是我们拥抱世界的方式,探索意义实质上是探索人类自身的生命。文学批评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活和自由,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是旨在阐释作为此在的人在社会传统、历史文化中的经验以及人的语言本性,最后实现把握世界、历史和人生的意义。
[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existence of human and society with the help of literary language is the way we embrace the world, and the meaning of exploration is essentially to explore the life of mankind itself. The focus of literary criticism is on human life and freedom. It is not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in any sense, but is intended to explain the human experience in social tradi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the nature of human language. Finally realize grasp the meaning of the world, history and life.
【作者单位】: 长沙学院;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调侃语用研究”(11WLH06) 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亦辉;;批评的批评[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张玉能;;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陈铮;;解构主义与文学批评[J];时代文学(上);2010年05期

4 赵永刚;;当代文学批评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徐芳;现代语言学浸润文学批评的反思[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6 涂靖;语用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语用学探索之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周立利;;就语言论美学论文学文体的明晰与语言风格之优美[J];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邹志勇;;文学与语言学互动历史的初步检视[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郑一舟;;试论作为一种元语言的结构主义文学批评[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10 曹卫东;;文学语言与文学本质——从哈贝马斯对德里达的批判说起[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忠翼;邹正昌;;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马至融;;历史在坚定地选择——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3 赵勇;;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兼论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黄浩;;从“第三种批评”到第四种批评——关于“简单批评”的说明[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5 申载春;;影视时代的文学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张胜冰;;批评家的角色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高楠;;走向解释的文学批评[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孙媛;;困顿中的求索——重提“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李树榕;;方法:在批评标准与批评实践之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聂珍钊;;序言:文学伦理学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宇宏;文学批评的“九多九少”[N];光明日报;2003年

2 张涛甫;微博时代,专业批评如何作为[N];文汇报;2011年

3 解玺璋;80后写作挑战文学批评[N];北京日报;2004年

4 范玉刚;文学批评失落了什么[N];学习时报;2004年

5 郑正;文学批评怎么能这样写[N];重庆商报;2000年

6 张立国;文学批评之前瞻[N];河北日报;2001年

7 秦 俑;文学批评的德性[N];陕西日报;2003年

8 吴亮 杨扬;或前或后:文学批评的位置[N];文学报;2003年

9 葛红兵;文学批评时代的终结[N];文学报;2003年

10 本月撰稿 梁鸿鹰;呼唤文学批评 实效性的回归[N];文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2 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特征修辞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李茂叶;人文语言视域下的文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杜瑞华;弗洛伊德与文学批评[D];苏州大学;2008年

6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海丽;弗莱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粤;解构与“误差”[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潘华琴;文学言语的私有性[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雷;试论审美经验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D];厦门大学;2002年

2 蓝爱国;当代文学批评:多维视野中的身份意识[D];中南大学;2005年

3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樊义红;作为批评形态的文学论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丽;论认识论与体验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定青;症候式阅读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谢鹏;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在中国的接受[D];湘潭大学;2005年

8 卢凤平;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视野与文学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晔;对“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争论的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勇宾;文学与法律的对话[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94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94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9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