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批判结构中的新现实主义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Neo-realism" as a term of art history through a thorough interpretation of Pierre Restani's legacy texts. After reading on various level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neo-realism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 simple concept of style or artistic movement, which includes the careful construction of theorists and the official cultural strategy. Then, through the cross-study of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between Neo-realism and Guy Debo, it constructs the critique structure of consumption culture implied in Neo-realism art. This paper reveals the unusual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practice and theory in the process of art's post-modern tu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art has influenced the post-modern theory, and the tendency of theory has been clarified by the artistic movement. Thus, the emergence of neo-realism in the 1960s is no accident. It is a powerful response to consumerism, just like th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that emerged in postwar Europe.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 practice and principle of the neo-realists constitute an indispensable link in the post-modern turn of art in the 1960s.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110.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书峰;;新现实主义[J];美术之友;2008年03期
2 李德恩;社会现实主义及其他[J];外国文学;1988年03期
3 郭继德;当代美国文学中的新现实主义倾向[J];当代外国文学;1997年04期
4 黄宝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的比较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杨立元,刘艳丽;现实主义的延伸和拓展——“新现实主义”思潮论[J];唐山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刘骁纯;;忻东旺与新现实主义[J];中国美术馆;2005年12期
7 李华锋;论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两重性——以中美关系为例[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侯玮红;;长篇小说《乌拉》[J];俄罗斯文艺;2009年02期
9 杨剑龙;新现实主义小说批评综述[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蔡涛;法国新现实主义[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胜军;牟重行;;热带风暴景观与浙江海岛特色旅游探讨[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孟强;;对我国旅游公路的探讨与建议[A];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胜军;牟重行;;热带风暴景观与浙江海岛特色旅游探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归复;沈熙环;;北京市林木种苗工作的过去与对近年安排的考虑[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5 虎陈霞;;武威绿洲景观格局变化驱动要素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6 修贝贝;;关于风景园林教育的几点思考[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汝明;巫伟;祝劲军;;彩叶树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配置[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 林业分卷)[C];2006年
8 邹春洋;;人居景观谱系演变及其现代指示意义[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黄莹;;生态 游憩 景观——桂林桂湖景区植物景观探析[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马礼;唐冲;;尚义县景观生态分类和生态建设方略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京沪穗三地消费文化透视[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2 记者 禾山;美食品安全官员:屡次召回中国产品与贸易无关[N];民营经济报;2008年
3 林树明;消费文化中的女性身体[N];中国艺术报;2005年
4 姚音;宜家:打造消费文化的“逆向战略”[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北京数字一百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汤雪梅;京沪穗消费文化差异明显[N];国际商报;2004年
6 海风;消费文化漫议[N];新疆科技报(汉);2001年
7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所 李源;转为危机:提升中国经济[N];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
8 记者 徐丽婵;百货业的“消费文化”之争[N];黄石日报;2006年
9 曹洋;书法在消费文化中的命运分析[N];美术报;2009年
10 小雨;消费观念变革推动零售业态发展[N];消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建国;晚清广州城市消费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杨斌;消费文化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美术[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崔笑声;消费文化时代的室内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4 王红媛;波普之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运远;试论园林材料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谢祥财;北京城市河道景观改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甘文平;论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D];厦门大学;2003年
10 管宁;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筠;消费文化批判结构中的新现实主义[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蒋莹;浅析建筑材料在景观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黄宇;论媒介构建的世界遗产奇观[D];苏州大学;2005年
4 张毅;高架轨道交通的景观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丰会民;观赏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赵中建;城市户外媒体景观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7 王员林;论当代设计艺术的生存方式与发展策略[D];厦门大学;2006年
8 张姝丽;试论和谐社会中的消费文化建设[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9 吴丹;从《时尚》看女性时尚杂志的消费文化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彭忱霖;上海2010世博会世博公园方案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25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2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