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后理论实践的诗学——编
[A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poetics and theory, this paper questions the basic concep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American scholars Adams and Searle's criticism since Plato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ideological nature of the anthology. The second part tries to summarize the basic clues of 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modern poetic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western modern poetics and classical poetics lies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erspectives of the system, and the romantic school constitutes the starting point of western modern poetics. This way of understanding poetics from the angle of system evolution is also an attempt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ory to category of poetic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re is no external standard fo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oetics. If the internal rhythm of poetics can be successfully presented in the anthology, the functional theory will also be transformed into a part of the poetics system. It is possible to achieve a veritable selection of Western poetic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思敬;“字思维”说与现代诗学建设[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吕进;现代诗学的两个课题[J];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3 李天道;现代诗学与人文精神重建[J];当代文坛;2003年06期
4 须文蔚;;华语现代诗抒情式批评初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王耀文;;“身体”叙事面面观——现代诗学问题之一[J];书屋;2009年02期
6 梁笑梅;;从诗到诗性:视觉文化传播中现代诗学研究的审美转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吴雯雯;;诗性的澄明——徐润润《现代诗学原理新论》简评[J];武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雷文学;;现代诗学发生的哲学因素及现代诗学的开端[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余虹;西方现代诗学的语言学转向[J];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02期
10 林耀德;世纪末台湾现代诗传播情境[J];诗探索;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向明;;台湾诗歌发展的突破与自律——成长中台湾现代诗的特色[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翁文娴;;论“字思维”的前卫能力[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古远清;;台湾新诗六十年的历程及其特殊贡献[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东方书目(二十)[A];东方丛刊(1999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七辑)[C];1999年
5 松浦友久;蒋寅;;关于闻一多的《律诗底研究》——现代诗学的黎明[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黄曼君;对现代诗学的理论观照[N];文艺报;2001年
2 王泽龙 王雪松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闻一多的诗歌节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晖;现代诗学中的审美主义:中国与西方[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静;论尼采与西方后现代诗学:不确定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婷;闻一多现代诗学中的“变”、“常”融合[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25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2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