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艺术学理论根于艺术原创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28 08:14
【摘要】:艺术学理论根于艺术原创性研究。艺术原创性研究,是指切入艺术创造及构成的原本性研究。艺术原创性研究被艺术美学所遮蔽的原因,与长期以来艺术原理研究忽视和排斥直觉创造的经验思维有关,艺术创作以理智的经验代替直觉经验。艺术学原创性理论,是以各门类艺术的创作实践为基点,是通过深入艺术创造现场,直逼具体情境和细节,去感受和描述艺术创造的要领与奥秘。艺术创造的原理性建构,不排斥理论批评家对艺术经验的感悟或对艺术的真知灼见,这种带有经验思维的逼真感的认知范式,有利于对艺术整体的贯通与深度把握。
[Abstract]:The theory of art is rooted in the original research of art. The original study of art refers to the study of the original nature of art creation and composition. The reason why the original study of art is obscured by artistic aesthetics is related to the long-term neglect and rejection of intuitionistic thinking in the study of artistic principles. Artistic creation replaces intuitive experience with rational experience. The original theory of art is based on the creative practice of all kinds of art. It is to experience and describe the essentials and mysteries of artistic creation by going deep into the scene of artistic creation and pressing on to concrete situations and detail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artistic creation does not exclude the theoretical critics' perception of artistic experience or their insights into art. This cognitive paradigm with a sense of truth with empirical thinking is conducive to the integration and deep grasp of art as a whole.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海栋;;后现代美学中文艺媒介的意义浅析[J];新学术;2007年02期

2 董珊珊;;中英悼亡诗之美学比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新的美学—历史批评派[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1期

4 孙博;美学,人的诗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陈海苹;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再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周全田,刘春蕾;美学文艺学本体论问题与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颜翔林;亓艳波;;应用诗学与批评美学的回家之旅——评徐岱《批评美学——艺术诠释的逻辑与范式》[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高雷;;论文学翻译的“真”与“美”[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9 刘绍瑾;;王国维复古审美意识论析[J];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01期

10 涂途;控制论美学的产生及其走向[J];文艺研究;198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陈雪虎;;人文之维及其当代面对:文论美学30年回望[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戴冠青;;世纪之交:电子文化的美学冲击与文学的美学地位[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李龙;陈粤;;美学和意识形态的虚妄——浅谈保罗·德曼的“文学性”理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孙媛;;困顿中的求索——重提“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王柯平;;艺术与社会的双重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现代意义[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8 徐肖楠;;市场化年代的艺术生产与艺术异化[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马驰;;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在桂林召开[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殷曼i_;;从艺术体制看艺术家的创造性[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卫平;美学乃伦理之母[N];北京日报;2003年

2 成东方;运动的美学[N];人民政协报;2002年

3 赵奎英;美学关注人的现实生存[N];文艺报;2003年

4 赵炜;比较诗学的“美学沉思”[N];光明日报;2003年

5 李世涛;《美学概论》对于中国美学研究的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杨琳;让观众成为作品的主角[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张学昕;诗歌写作的美学压力[N];光明日报;2010年

8 邢建昌;美是艺术的法则吗?[N];文艺报;2004年

9 ;在美学和历史两条轨道上滑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骆冬青;《文艺之敌》自序[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t;译者风格形成的立体多元辩证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3 施立峻;审美批判与理性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5 温恕;文学生产论:从布莱希特到伊格尔顿[D];四川大学;2003年

6 蔡同军;普罗米修斯的火种[D];苏州大学;2003年

7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D];南京大学;2003年

8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9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薛雯;人生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龙;英语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与审美[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赵禹冰;王国维对美学文本的阅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陶国山;现象学与罗曼·英伽登美学[D];苏州大学;2005年

4 喜力;从《拉奥孔》看文学与造型艺术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5 夏进军;数字化设计艺术审美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尚景建;谱系学方法与身体关怀[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文;“和”:艺术通向现实的可能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苏东晓;列维—斯特劳斯的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贾静;试论玛克斯·德索的艺术科学论[D];河北大学;2004年

10 刘卓荦;浅析译者的主体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31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31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3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