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瑰丽的梦与真切的痛——影像之于东西方女性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9-03-20 16:42
【摘要】:在19世纪中期西方女权运动爆发之前,世界艺术史上一直没有和男性艺术家分庭抗礼的著名女性艺术家。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实验电影为开端的运动影像艺术领域内,渐渐出现了很多卓越的女性影像艺术家,她们在很多方面经常超越男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女权运动所导致的男女社会地位的改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运动影像这种体裁的特性跟女性的视知觉体验和心理诉求不谋而合。本文试从三个层面来探讨影像和女性的互动关系:女性在影像中展现和寻找自我;女性在影像中探讨与男性的关系;女性在影像中以自己的方式看世界。
[Abstract]:Before the western feminist movement broke out in the mid-19th century, the famous female artists who had never competed with male artists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art. After the 1920s, in the field of sports image art, which began with experimental films, The emergence of a number of outstanding female image artists, they often surpass men in many ways. On the one hand, it is due to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status of men and women caused by the feminist move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becau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imag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visual experience and psychological demands of wome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 and women from three levels: women show and seek themselves in images; women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with men in images; women see the world in their own way in images.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
【分类号】:J11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10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徐晓杰;刘军;;“同一地平线”上的另一种景观——以对国民灵魂的审视为视点看萧红对鲁迅的发展[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岳佳宁;端木蕻良长篇小说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贺;;3/4画廊:女人用艺术说话,艺术用女人说话[J];大美术;2007年05期

2 张忆菲;;半边玫瑰的芬芳——中国女性艺术之初探[J];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温雅;;悖论与现实——“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之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徐彦婷;姜德红;;文字作为媒介在女性艺术创作中的运用[J];艺术研究;2008年03期

5 王端廷;;走向美学的观念主义——超前卫之后的意大利当代艺术[J];美术;2011年05期

6 傅晓冬;当代艺术中的她视点——九位女性艺术家口述档案[J];美苑;2004年02期

7 王斐;;本土化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研究[J];美术界;2010年05期

8 Phoebe Hoban;王秋凡;;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J];美苑;2011年02期

9 陌桑;;波斯面纱后的艺术容颜——伊朗综合艺术展中的12名女性艺术家[J];大美术;2004年02期

10 董岳;;关注影像市场的入市时机[J];东方艺术;2006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于昆;;当代艺术的“越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鲁明军;;知识共同体:当代艺术学谱系的取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6 丁长河;;艺术批评需要标准[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武沛;;徘徊于两性之间的美——解读艺术作品中“中性”身体的符号[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8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蓝庆伟;;批评的演进——中国早期当代艺术批评家的转向[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朱中原;;困境与抉择:关于当代艺术批评制度的批评与反思[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和田;油画及当代艺术 系统展现市场全貌[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丁国旗;当代艺术:尴尬的处境与暧昧的反抗[N];文艺报;2009年

3 朱其;当代艺术,暴跌的不只是价格[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国斌;谭国斌:斥资千万推广当代艺术[N];湖南日报;2011年

5 台湾美术馆策展人 潘显仁;台湾当代艺术征候[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陈亮;当代艺术离宝鸡有多远?[N];宝鸡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甄澄 通讯员 王丽亚;“走出去” 路很长[N];光明日报;2011年

8 ;尤伦斯清仓:当代艺术购藏是否会陷入“囚徒困境”[N];美术报;2011年

9 曹俊杰 严威;多媒体技术:当代艺术的“黑匣子”[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10 张杰;海峡两岸当代艺术讲述中华文明[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4 李笑男;作为观念的影像[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5 武洪滨;当代我国艺术博览会的学术性建构历程与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7 姜通;马克思理论视域下的艺术品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张激;国家艺术支持[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9 陈义丰;艺术网络营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秦政;价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娟;图谋之后[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凡t,

本文编号:2444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44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e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