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原型意象英译策略研究——以许渊冲和卓振英译本为例
[Abstract]:Archetypal theory holds that the archetypal image in poetry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shaping the poetic realm. Archetypal images in literary works such as original images, mythology and legends are the spiritual home of human beings. They have a strong inheritance in literary works and can produce great tension in literary works. In poetry translation,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these image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poetry translation. Tak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rchetypal image of Chu c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Xu Yuanchong and Zhuo Zhenying by sampling statistics. Through the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ranslators in the processing of archetypal images. Xu's translation is mainly domesticated, and Zhuo's translation is foreignized, and the translation effect is different.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原型诗学观下的《楚辞》英译研究”(编号:12WLH3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熊良智;;试论楚辞“荃”、“荪”喻君的原始意象[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陈建文;;唐代边塞诗中的明月: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的乡愁意象[J];求索;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宗社;;论《苏仙》对神话原型的重现与改写[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2 孙媛;;骨子里的浪漫——试论杰克·伦敦性格中的浪漫主义情结[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孙成平;;从《库那尔都》看“俄狄浦斯情结”[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孙媛;刘晓华;;《达·芬奇密码》的叙事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李康熙;孙桂林;;叶芝的传统和嬗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李墨;;《红笑》文本叙述中的读者参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8 李娟;;析《欲望号街车》中地名和颜色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张佳;;试论文艺的审美律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李杰;;从典型的变化看文学的流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霍晶晶;;剖析以“犀利哥”为典范的“哥”词族[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丁旭辉;;杨佳娴诗作的古典新象[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戴冠青;陈晓茹;;西方原型批评的中国化及其与中国古典意象论的互通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4 吴凌;;现代新诗本体追求探微[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5 沈永兴;;浅谈技校语文诗词教学方法[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3年
6 孙晓娅;;侯马:探寻本质身份的诗人——兼论诗集《大地的脚踝》[A];“生命之光”——侯马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侯平;;启蒙到狂欢:论《黄土地》到《红高粱》电影歌词的嬗变[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4年
8 江南;;莫言小说词语修辞的常与变[A];媒介秩序与媒介文明研讨会暨第二届新闻传播伦理与法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9 周全田;;禅思与诗思之别[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一辑)[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峰;“渔”行为与海明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静;中西创世纪神话对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霁月;新中国革命题材电影中的寡母寓言(1949-1978)[D];上海大学;2011年
8 陈后亮;琳达·哈钦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孔帅;瑞恰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蕾;从女性神话原型批评视角解读《秀拉》和《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形象[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云;构建《哈利·波特》第二世界的细节描写艺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陈露;《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原型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丽;黔东南《苗族古歌》“数字”原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聂春子;电影心理疗法的理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惠;唐诗柳意象审美文化价值新探[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米丰翠;《老子》母性品格审美探微[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傅满仓;月明羌笛戍楼间——浅析唐代边塞诗中“月”与“乐”意象的运用[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03期
2 龙艳辉;夏日光;;中唐贬谪诗的意象衔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康丽;中国巧女故事中的角色类型[J];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02期
4 王艳军;;征衣视角下唐代边塞诗中的乡愁[J];名作欣赏;2011年29期
5 程磊;;羁旅山水与家园体验——论羁旅行役诗中家园感呈现的意象形态研究之一[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孙作云;九歌山鬼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6年04期
7 马仲生;;试析历代边塞诗中的“月”[J];社科纵横;2006年07期
8 王红孝;隐喻的空间映射与概念整合[J];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9 朱向明;戈玲玲;;美学视角下的情景省略研究[J];外国语文;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欧;论原型意象─—“侠”的三层面[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苗雨时;原型意象的增殖与生长[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3 韦梦雪;柳的原型意象初探[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4 张佩华;“形象”、“意象”及“原型意象”刍议[J];攀登;2003年04期
5 弓晓瑜;;“蹼膜”:《食草家族》中的一个原型意象[J];名作欣赏;2012年06期
6 陈佳冀;;中国“动物叙事”神话原型意象的当代衍生与类型梳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叶崎毅;;浅探我国古诗词中“梅花”的原型意象[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2期
8 曹章庆;;李清照《声声慢》诗学结构、原型意象阐释[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邹明;;《羽蛇》中水的原型意象探析[J];文教资料;2009年27期
10 洪婧;;《西游记》原型意象浅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苗雨时;现代与传统的反向暗接[N];文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晶;刚性之美:蒙古族审美观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三元;中西文化中“水”的原型意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宋红梅;太阳原型意象的历史嬗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冯磬;鱼原型意象的历史嬗变[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4 陈琦;曹禺剧作原型意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王利;《虹》的《圣经》原型意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6 吴巧云;英汉动物熟语隐喻理据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周融;布莱克和屈原诗歌中的神话原型意象比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锦娜;《爱药》的原型解读[D];郑州大学;2013年
9 李巍;权力原型及其文学表现从神话图腾到中国文学中的贪官与清官叙事[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446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46016.html